找到相关结果约34条,用时0.04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用青春活力激发古老神韵,让留青竹刻永葆光彩。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精神,7月27日下午,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学生会组成的“古韵龙城”留青竹刻文化调研小分队,前往江苏常州留青竹刻博...
    2020.08.12 15:03:00
  2. 新冠疫情期间,无数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战,为亿万民众换来难得的“长假”。常州雕庄留青竹刻传习所的学员们宅家期间,则纷纷用手中的竹刻刀创作了一件件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疫情的关心,对抗疫“战士”的敬意,对战胜疫情拥抱春天的美好祝愿。 常州留青竹刻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与...
    2020.04.24 10:24:00
  3.   常州武进区首个留青竹刻艺术馆——徐文博留青竹刻艺术馆日前开放。   徐文博是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师,高中毕业后就掌握了竹木雕刻基本技巧,后受萧剑波指点,学习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形成清爽细腻、精细端庄、层次变化丰富的风格。   徐文博留青竹刻艺术馆...
    2018.10.12 09:17:00
  4.   由怀德路转道勤业路,过勤业桥不远,青砖黛瓦的“常州三宝”博物馆区便映入眼帘。此行的目的地,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就在其间。   拾级而上,步入位于二楼的白雪飞工作室,只听得小隔间里传来一下又一下“嘎啦”声——那是刻刀在竹片上铲底的声音——更衬得周遭静悄悄的...
    2018.06.04 11:05:00
  5.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常州留青竹刻入选。   为落实国务院于2017年3月同意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关于“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
    2018.05.28 10:01:00
  6.   3月9日下午1点50分,在天宁区朝阳二小的美术教室,21名同学迎来了他们熟悉的白老师——茶山街道同济桥社区居民白坚仁。   63岁的白坚仁是我国留青竹刻泰斗白士风之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的省级传承人。为了传承好常州三宝之一的留青竹刻技艺,让更多人知道这一...
    2018.03.15 09:52:00
  7.   12月18日是雷锋同志诞辰77周年纪念,为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最近,家住南夏墅南河花园的竹刻家朱国兴创作了一只竹刻笔筒,上有雷锋形象和毛主席的题词。   朱国兴今年51岁,出生在鸣凰这个全国出名的“留青竹刻之乡”。在经历了10多年的红木底座加工后,他练就了一手磨刀...
    2017.12.15 13:58:00
  8.  2017年11月4日,雕庄街道中村村委“竹筠里的春天”公益创投项目团队,组织学员前往南京参加金陵竹刻交流活动,并参观了南京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   在金陵竹刻展厅,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理事会会长谷正宏为学员们讲述了多年来刻竹的经验以及感受,并对学员们寄予厚...
    2017.12.06 16:32:00
  9.   昨天,“刻意江南·镂文会心——扬州竹刻名家张子麟作品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共展出张子麟数十年来创作和收藏的作品40余幅。扬州竹刻源于明清,特色是平面阴浅刻,要求刻竹者有较好的书画基础,淋漓尽致地彰显书画的神采气韵而又不失铁笔刀趣。   张子麟,幼承家学研...
    2017.11.09 07:41:00
  10.   2017年8月16日,雕庄街道中村村公益创投项目“竹筠里的春天”留青竹刻传习讲堂,竹刻大师范遥青先生受邀为学员们授课。   范老先生,早年曾拜竹刻大家白士风为师,刻苦学习,钻研留青竹刻,后来潜心研究,不落窠臼,专攻“陷地留青”,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江苏...
    2017.08.24 11:06: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