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浇水、施肥、喷药更是马虎不得。无花果喜水,雨少了要浇水,雨多了要防虫害;而打药治虫,气温超过30度,不能打;下完雨有露水,不能打。作物不懂体谅人,只能靠人迁就。果农看天行事,天气好就起个大早伺候它们;天气不好就得大半夜“加班”。果园里除了果味儿,还有浓郁的“班味...
2024.08.19 14:18:00
-
菜”,湖南人刘周斌从小便对辣椒情有独钟。他在本科打下农学基础后,从研究生阶段便加入邹学校团队,开始琢磨这种当地人餐桌必不可少的农作物。
据刘周斌介绍,辣椒原产于南美洲,于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湖南是最早记载辣椒的几个省份之一,也是辣椒消费大省。“湖南的辣椒种质资源非...
2024.08.12 16:25:00
-
一成果。
除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外,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还有多项瞄准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坚成果出炉。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不断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手段之一。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玉米种植密度普遍超过6000株/亩,而中国玉米种植密度平均为...
2024.08.02 14:22:00
-
从事农业科研服务的使命感,助力他们在入学后快速融进科技小院的研究与服务工作中。
长期以来,农户与农学研究者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在作物高质高产的研究和实践上,而在优质农产品产消对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还需要开展更多创新实践。
▲古生村科技小院学生指导村民使用施肥器...
2024.07.22 12:47:00
-
时,扬州中行传来喜报,Y公司和韩国外商一拍即合,达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
紧接着,南京中行的客户J公司与展商L公司达成食品保鲜及农作物除害产品贸易对接,签约意向金额5000万元;镇江中行客户H公司与委内瑞拉外商企业实现供需对接,双方达成意向2000万元;常州中行顺利撮合S...
2023.11.09 16:34:00
-
个“中国辣椒栽培种”杂种一代新品种。
“新品种香味浓、抗性强,亩产量提高至6000斤以上,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子记说,新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坐果少、晚熟、综合抗病能力弱的特点,该品种提高抗病毒能力,又具备辣度高、风味好...
2023.05.16 17:17:00
-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那么种子便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过去100年,全球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60%来源于种子技术,优化种源成为提升农作物产能的关键手段,从全国两会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种业振兴备受关注。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也再次着重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为实现育...
2023.02.15 13:01:00
-
是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自然与科技的交汇。”本次大赛主办方之一、光明母港执行董事、总经理诸伟琦表示,“希望各团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作物科学、设施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等基础研究,探索解决立体种植技术的痛点与难点。”
作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发起方,拼多多以农业为核心...
2023.02.15 09:16:00
-
2018年~2019年,小花糯玉米慢慢开始火起来,我们就想着进入这个行业。我们跑过全国很多地方,西双版纳的气候很有特色,它种的反季节农作物口感、品质都好,有天然的优势。”熊杰说道。
熊杰和妻子刘星每天都要巡视地里的玉米长势情况
熊杰认为,西双版纳小花糯玉米有三大优点:...
2023.02.01 15:56:00
-
strong)”作为品牌,“国信一号”海上牧鱼将茫茫大海变成移动“鱼塘”;再到农学家开启“二倍速”种粮食,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生长周期都成功实现减半,网友们纷纷感叹,“原来,国内的农业科技也正迎来‘丰收’”。
过去,科技成果与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往往横亘...
2022.09.26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