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来来,表情自然一点……”2月7日下午,64岁的泰州市民曾举华客串“演员”,配合影像人类学专家龚为一行拍摄图书《江苏百俗录》中“包春卷”的影像内容。
“每个人都活在风俗之中。”龚为介绍,计划中的这本书是“2019年世界最美的书”《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姊妹篇,将采用摄...
2024.02.11 06:50:00
-
编者按:40年前,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以故乡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为样本,对当地小城镇发展作了系统的了解和分析。1983年9月21日,费孝通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讨论会”上,作了题为《小城镇,大问题》的发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城镇,大问题》全文数...
2023.12.19 11:23:00
-
大贡献。他叮嘱相关负责同志要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助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开弦弓村既是太湖畔的靓丽风景线,也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长期社会调查的基地,荣获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刘小涛走进江村文化园,仔细了解费老26次造访江村的考察历程和研究成果...
2023.10.25 14:00:00
-
苏州备受关注,包含古典园林在内的苏州文化遗产资源,在苏州城市发展的本土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将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文化人类学等见解结合起来探讨,让苏州的遗产成为全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
2023.06.27 10:54:00
-
鞍遗址整体“打包”提取了两座马家浜时期的墓葬,转移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的“探源科考舱”开展实验室考古,并邀请了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微生物学、科技考古等领域的专家,运用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考古。“实验室考古是科技考古的重要形式,在中国考古界已成为一...
2023.06.06 10:42:00
-
下午,在全透明的现代化“探源科考舱”内,编号分别为M74、M88的两座墓葬装在木箱子里,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黏土学等方面专家,合力打开尘封6000多年的“盲盒”。两座墓中均发现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人骨,葬式均为俯身直身葬。南京大...
2023.06.04 06:19:00
-
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内的“探源科考舱”中,等待被“解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夕,6月2日,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到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运用实验室科技考古的创新模式,联合无锡日报等主流媒体,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共同开启沉睡了60...
2023.06.03 09:15:00
-
化数字赋能、提升创新能力,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精细的服务,不断打响自主品牌,努力抢占更大市场。
开弦弓村又名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长期社会调查基地,是中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重要窗口。曹路宝来到田间地头、屋前屋后,深入察看村容村貌,认真听取江村19...
2022.11.07 10:52:00
-
现场会,针对发掘过程中的砖石质文物等保护工作与多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展合作,积极与国内从事玉石器、木材、动植物、丝绸、体质人类学等科研机构和个人开展多学科考古工作。
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原丰介绍:“土山二号墓从发掘之初就制定了‘发掘与保护展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2021.01.15 09:35:00
-
南京市溧水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哈佛大学完成战略合作签约,推动共建适老社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保险研究所、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等一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新建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该项目将首先在哈佛大学校内组建跨学...
2020.12.09 0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