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原媒介。马诺维奇也不得不感叹说,新媒介的发明从未像今天这般容易,可以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开发并便捷地向外传播。由插件矩阵构成的媒介文明正在涌现,每个人的自我表达、需求和创意都可以在快速开发出的插件中获得满足和具现。
永久更新的原媒介,人人皆开发者的时代承诺,全球...
2024.09.03 10:28:00
-
关注的是技术性媒介如何对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影响,那么从媒介与情感的关系来看,不同时期的媒介通过对文化施加影响,必然也会导致特定媒介文化中人们情感表达的差异。在新闻的体验维度,媒介化情感将其定位于人与人之间的公共表达和交流之中,这意味着情感的表达将从受众的内部心...
2024.07.04 12:26:00
-
构化,指出传播变革的趋势是回归社交属性,应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价值反思与价值纠偏。
陈龙作题为“技术迭代的非稳定性结构对当代媒介文化的影响”的主旨报告
分论坛会议阶段
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闻传播学科组主编马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
2024.05.21 14:10:00
-
像而转化,映现着叙事的历史呼声,即媒介仪式与泛化的万物皆可视的思维生产的符号基础。媒介的表演形态基于对事件的重构基础之上,界定媒介文本的边界,进而赋予其一种仪式的意义语境,而图像围观的视觉逻辑,以其平台表演所具有的迷惑性,重构事件为一种戏拟式的虚构模型,具备凝...
2024.03.07 12:12:00
-
“戴锦华讲电影”。
一、出圈之谜:资本推动的空间转化
任何一个传播现象的形成都必须遵循传受双方的需求,知识人爆红正是时代洪流下的媒介文化实践。
B站一直占据Z世代(95后)用户偏爱的APP榜首,B站用户的显著特点是:年轻、学历高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这类用户更善于接受新事物...
2024.01.23 11:10:00
-
编者按 青鸟是中华传统媒介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和标识,它总以一种“信使”的角色出现在中国文化中。青鸟不仅是传信使者,同时也有报春使者、传情使者、仙化使者及自由使者等传播职能。潘祥辉教授和硕士研究生王明睿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12期刊文,发现青鸟的信使职能建立在多重...
2024.01.18 09:07:00
-
助现实社交生活的前提之上的。正如生物学领域认为,“益生菌”只有在用量适度、状态合适、与人体同频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如今,媒介文化对儿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事物,为避免成为“孤岛”,留守儿童更加无法脱离游戏化的同伴文化。因此,本文认为,简单地指责“技术之恶”在...
2023.12.05 11:24:00
-
窗口”,积极推销文旅资源、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7月28日、29日,江苏文旅路演活动分别在杭州、上海举行,江苏13个设区市联袂向沪浙游客推介文旅新产品,并带去1万份江苏文旅惠民消费券。整个7月,同程平台发放207万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895万元;携程平台发放280万消费券,拉动文旅...
2023.08.14 07:09:00
-
农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基层治理体系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但梳理分析我国乡村新闻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当下新闻传播体系中存在着都市媒介文化强势与乡村传播缺位的问题,乡村“被遮蔽”、农民“被想象”。党的新闻政策如何更好地对乡村新闻传播作出引导、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
2023.06.29 18:00:00
-
展览”,空间出离理念的落地开花使“数字性流动”成为时代的新常态,虚拟空间交互与实体空间移动的彼此嵌套形塑了一种“不动的流动性”媒介文化。
二、博物馆空间的社会化生产
一方面,数字化的博物馆传播往往会预设一种交互对话模式,其间既有传统博物馆叙事所不具备的赛博空间...
2023.06.15 1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