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
据园林文化研究学者曹林娣介绍,龙为“主水之神”,能行云布雨,为祈丰收,遂成为百姓心中神圣、吉祥、喜庆之神,受到以农立国的中华先民的敬畏和尊崇。私家园林建筑上的龙饰物,大多为四爪龙、三爪龙,以区别作为皇帝象征的“五爪金龙”,其他大量用夔龙纹、草龙纹、拐子龙纹...
2024.02.02 15:57:00
-
至日最低气温历史记录,当天白天最高气温只有0.8℃。苏城近期持续阴雨寡照,似乎佐证了“干净冬至邋遢年”的民间俗语。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民间俗语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概括,冬至日天气与次年春节天气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对应关系。其次,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阴雨寡照是苏城本周天气的...
2024.01.31 10:12:00
-
保护为先民生为本发展为要 建设更具活力更有魅力苏州古城
刘小涛分别主持召开古城保护更新专家畅谈会、“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
近日,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分别主持召开古城保护更新专家畅谈会、“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共商保护发展大计。他强调,要深入学...
2023.11.15 11:08:00
-
远的种种思想意蕴:这里有“一颗稻种”的朴素;有“烟波画船”的温柔;也有“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远见智慧……
6000多年前,江南的先民第一次驯化了野生稻种,为苏州留下了带有完整灌溉系统的草鞋山遗址。这里成为人类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苏州人感知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体...
2023.07.07 10:45:00
-
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吴江地处太湖流域,基塘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并孕育出源远流长、渔桑耕读的江南水乡文化。早在明代时期,吴江地区的先民们就将低洼浅水改造为池塘,池中蓄鱼,鱼池上则建造房屋、养殖家畜,鱼则以家畜粪便为食。其余地方则围以高塍,塍上种植梅桃等果树;圩泽...
2023.05.30 14:16:00
-
家”文化,其核心是“小家”中的亲情之爱。《诗经》中就有大量赞颂亲情的诗句:“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体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家庭人伦观念。在“爱”的框架下,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亲人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体谅,这些也是促进心与心相连的具体方式。因为日常生...
2023.01.27 16:28:00
-
分布于宁镇等地区,遗址中发现有禽畜的遗骨。江苏句容的土墩墓还出土过两罐鸭蛋,一罐属于湖熟文化时期,一罐稍晚于湖熟文化,说明当时的先民已开始养鸭子。
句容天王寨花头土墩墓出土鸭蛋 南京博物院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京鸭肴因此烹调上桌。屈原的《楚辞》最早记录了一则...
2022.09.14 17:37:00
-
发掘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资料显示,起初,原始时代的人类会用石灰石粉在墙壁上绘出生活场景;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已经在陶器上用黄、青、朱、墨等色画各种装饰花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彩俑经过研究发现,使用了蛤粉、朱磦等颜料,身上的“秦盾...
2022.09.06 09:59:00
-
据介绍,稻-旱混作模式作为植物考古学的概念,跟农学的概念不同。“这指的是一个遗址发现同时存在人类利用水稻、麦类和粟黍的证据,暗示先民可能存在的水稻、麦类和粟黍的稻-旱混作农业的种植行为。”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介绍。
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
2022.08.08 14:35:00
-
从事考古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苏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脉延续不断。苏州的故事,产生于史前时期。距今一万年前太湖三山岛上原始先民的活动遗迹是目前可追溯到的苏州历史文化的源头。
修复担当
让千年前的碎陶重圆
考古“挖土人”除了挖土,挖“宝藏”,还会干什么?修复!...
2021.03.25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