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1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馆已完成数字化地方文献与珍贵古籍1502册、84.1万页,数字化民国文献40万页,先后建成苏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及珍贵古籍数据库,所收古籍实现全文检索、繁简转换及复制下载等功能。苏州博物馆开通了“苏博云书斋”古籍影像资源数据库,提供馆藏珍贵古籍和家谱在线阅览。前年,苏州启动了《...
    2023.04.24 15:50:00
  2. 馆还建立起了包含苏州古代地方文献、馆藏珍贵古籍、苏州地区家谱以及苏州文人别集等内容的“数字古籍库”,并实现了远程登录、图文对照、全文检索、繁简字转换等功能,大大便利了读者使用,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认为...
    2022.11.30 11:15:00
  3. 建成了包括苏州方志、家谱、地方文化、国家珍贵古籍以及苏州明清文人别集等类别在内的馆藏古籍数据库,保持了古籍原貌,实现了图文对照、全文检索等功能。只要有苏州图书馆的读者证号,就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阅。 苏州博物馆也高度重视在保护传承中“活化”古籍。2012年,苏州博物馆编辑...
    2022.06.25 10:30:00
  4. 字化地方文献与珍贵古籍1326部、17662卷、783309页。先后建成苏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及珍贵古籍数据库,所收古籍除了保持原貌外,还可以实现全文检索、繁简转换及复制下载等功能。苏州博物馆开通了“苏博云书斋”古籍影像资源数据库,提供馆藏珍贵古籍和家谱在线阅览。记者 姜锋 广豪 ...
    2022.06.23 10:23:00
  5.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据介绍,苏图构建的苏州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包括1066种古籍地方文献,约1.25亿字,可在线上实现远程查看、全文检索、简繁转换、导出打印等功能,为社会公众古籍阅览提供便利,促进了文脉传承,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苏州图书馆动还聚力推进全面数...
    2021.04.11 0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