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湖泊保护治理。扎实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备用水源地建设,保障好城乡饮用水安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因地制宜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加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2025.07.31 09:36:00
-
推动防治方式从末端向源头转变,弄清楚成因和来源,消除“病根”。
两年以后,科研人员绘就南京首张PM2.5“基因谱”,结果显示南京大气内源污染特征比较明显,工业相关污染是最大污染源,占比为46.4%,机动车尾气污染排名第二,占比24.6%。同时,南京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力度较大...
2024.09.24 08:13:00
-
开展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园区整治和7000余家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27年底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全覆盖;“清内源”,加大太湖、滆湖和主要入湖河流的清淤轮浚力度,到2030年,完成太湖清淤3456万立方米,今年实施595万立方米;“扩生态”,实施新一轮5...
2024.05.28 06:55:00
-
宜开展骆马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湖泊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启动实施云龙湖、庆安水库综合整治。围绕河湖生态缓冲、控源截污、养殖退养、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做法,进一步推进尾水人工湿地、河湖缓冲带建设试点,持续削减入河湖污染负荷、内源污染负荷。
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王思允...
2024.05.24 10:38:00
-
农村黑臭水体,水域面积共计24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明确到2024年完成。
截至目前,宿迁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方面工程,提前高质量完成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家试点工作任务。完成管道铺设61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8座,新增...
2024.04.23 06:54:00
-
排污总量腾挪出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继续谋划实施一批高水平、强带动、可持续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内源减负,加快推进污染出清
《江苏省太湖生态清淤专项规划》和《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至2030年,全省完成太湖生态...
2024.04.10 06:59:00
-
太湖水质评为“良好”等级,水质、藻情均创16年来最好水平。
太湖“蝶变”,背后有何妙方?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如何越唱越响?
内源减负,16年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
本月初,每天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的“太湖之星”在众所期盼中驶入梅梁湖。这一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
2024.03.19 09:28:00
-
好转三年行动方案和9个配套子方案,去年无锡水域水质藻情均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太湖治理任重道远,还需要久久为功、坚定不移,继续内源减负、外源减量、生态修复,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持续贯彻落实好。”
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继去年围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有...
2024.03.04 06:44:00
-
控网络不断完善,配备437个水质自动站、2船14艇、1个观测站,涵盖60余项指标自动监测能力,可实现每30分钟监测1次藻情。为进一步削减湖体内源污染,改善湖体生境,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目前已完成清淤600万方,今年计划清淤635万方。
流域发展底色更绿
治理倒逼转型升级,为绿色...
2024.02.28 06:48:00
-
态化改造,从严从细做好断面汛期污染管控工作,不断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能。综合施策保障重点河湖安全,统筹做好内源削峰和近岸减负,强化监测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动关键环节再加固、预防措施再周密,坚决守牢“两个确保”底线。常态长效抓好突...
2024.02.24 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