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五年时间在常州打造中国式甜柿种植模型:遵循太秋甜柿的生物特性,采用全生态化种植管理模式,让太秋甜柿得以“天然健康”的生长。南农大“头雁”项目的系统培训,让她将农业4.0理念深度融入实践。在南京农业大学,她系统学习了智慧农业、生态循环等前沿课程,与院士团队共同研...
2025.03.20 09:12:00
-
稻田是王建龙最常去的地方。袁隆平院士挂在嘴边的那句唠叨——“书本和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一直是王建龙的座右铭。
团队成员、湖南农大农学院副教授施婉菊最佩服王建龙的“火眼金睛”,因为在育种基地,不管是水肥管理还是土壤情况,哪怕出现再小的问题,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2024.12.03 09:50:00
-
农机具4800余台(套)。预计东台将完成机收水稻面积71.67万亩,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
盐都
良种助力 “一粒粟”收“万担粮”
走进神农大丰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基地,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站长彭成斌看着一串串饱满的稻穗,笑着向记者介绍道:“今年,我们共种...
2024.11.05 11:09:00
-
2025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暨南京农业大学专场招聘会在滨江校区举行。据悉,这也是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9月正式启用以来的首场招聘会。
南农大滨江校区主要培养“农科”“工科”学生,“农字号”综合型毕业生生源结构很受涉农企业欢迎。现场,254家单位求贤若渴,携万余岗位抛出橄榄...
2024.10.18 15:53:00
-
的技术扶持力度,与南京农业大学密切合作,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盘城葡萄专家工作站”,是葡萄高优栽培与标准化生产专家服务平台,依托南农大先进的葡萄管理技术和成熟的研究成果,每年为种植户提供葡萄管理培训,积极带动盘城葡萄产业升级与发展,有效提升广大种植户收入水平,逐...
2024.04.09 16:21:00
-
野茶树林里发现的单株培育出来的。”徐德良说,真正的科研难点正是单株杂交繁育的过程。对发现的新品种进行鉴定后,他们会与省农科院、南农大专家教授团队合作,研究种质资源基因在哪个位点,染色体上究竟是哪段发生突变等,围绕产量与品质等要素,进行杂交实现单株扩繁。实验室完...
2024.04.07 19:45:00
-
动,也是农业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拓宽双创型“三农”人才培养路径的有力作为。
学校开展以培养创新创业型农科人才为目标的涉农大学生培训,已是第十个年头。通过打造“沉浸式锻炼”与“互助式体验”相结合的新路径,约2万名同学在独特课堂上接受指导,收获新知,启迪新...
2023.12.20 17:12:00
-
提高地产畜牧品种综合性能 实现种质资源优势向品牌培育优势转化
中国农大在苏设首个教授工作站
11月26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落户苏州农发集团,集团下属的苏太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据悉,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在苏州设立的第一个教授工作站,也是...
2023.11.28 15:07:00
-
好、熟得早。这附近,每年都是我家最早开始采摘的。”时林海说,整个矮化过程需要3至5年,对果树的产量影响很大,几乎要减产五分之三,果农大多舍不得下手,亲戚邻居都反对他这么干,连老伴也埋怨了他5年。
如今,时林海家果园里成功矮化的杨梅树都只有两三米高,管理起来方便多了...
2023.06.19 11:20:00
-
“未来奖学奖教金”颁奖典礼举行,当天颁发优秀本科生奖、优秀博士生奖、优秀博士后奖等奖项。
“未来奖学奖教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与其夫人捐资设立,旨在鼓励更多优秀学子和青年教师厚植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
南农大未来奖学奖教金优秀...
2023.06.13 0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