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来自波黑的马一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憧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苏大文学院。“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如画苏州让她对这里一见钟情。冬至包饺子、端午赛龙舟、春节共享年夜饭.….多彩的大学生活让马一诺对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朝学成毕业,她表示:“我将把在...
2024.06.23 09:34:00
-
街上的“阿婆团子”开业,但陆阿婆做团子是从50年前就开始了。
“我的手艺是妈妈手把手教的。”陆阿婆回忆道。小时候,每逢过年、清明、冬至,她和妹妹都会跟着长辈们一起做团子。那时候年纪小,石磨很重,姐妹俩得一起使劲,才能磨出米粉来。“那时候,吃团子很难得,大家一起动手...
2024.03.27 10:40:00
-
启用,元宇宙3D裸眼户外大屏落户投用,相门城墙灯光秀演绎古城之夜全新视觉盛宴,“平江晒书节”入选省第三批群文“百千万”项目,“苏州冬至习俗”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据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深入落实苏州市文化强市“811”计划、姑苏区文化强区实施方案的关键之年,...
2024.03.05 11:26:00
-
周虽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但受降雨和云系影响,气温有所起伏,市民需关注苏州及相关地区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各项安排。
翻开气象资料,去年冬至日苏州天气晴冷,受寒潮影响,早晨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5.9℃,创冬至日最低气温历史记录,当天白天最高气温只有0.8℃。苏城近期持续阴雨寡照...
2024.01.31 10:12:00
-
中最冷的时候。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江南东部、华南大部等地在“四九”更冷一些。云南、西藏东南部等地,可能在冬至之后就进入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而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等地,气温最低的时段可能出现在“五九”。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月9日20时至1...
2024.01.10 07:03:00
-
苏报记者 李浛芃 苏报通讯员 施天仁 李 佳
12月21日,2023年度第九届“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旅游节冬至大如年”暨“双十二姑苏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采用“景区+商圈+市场”融合的方式,围绕“一展三集”,线上线下多点位布局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全面释放文化旅游消费...
2023.12.26 14:02:00
-
本报讯(记者 小圆)“买2条青鱼回去腌腌。”昨天在苏州市区一家农贸市场,一位老苏州介绍,冬至过后准备过年了,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回家青鱼头尾红烧现吃,中段腌制好后留着过年吃。据南环桥市场有关人士介绍,不少市民腌鱼腌肉准备年货,冬令主要品种青鱼草鱼上市量大增,猪肉...
2023.12.25 14:14:00
-
缓了一口气。昨天苏城白天天空打开,阳光下暖洋洋的感觉又回来了……
阳光成了“摆设”
低温冰冻“超长待机”
从“最暖小雪日”到“最冷冬至日”,11月下旬以来,苏城气温像坐上过山车似的剧烈起伏。一股股强冷空气像开了闸一样奔涌南下,岁末的苏城遭遇了一轮“超长待机”的低温冰...
2023.12.25 14:12:00
-
110座220千伏变电站,同时也是苏州首座全电压等级具备“一键顺控”功能的 220 千伏智能变电站,停送电操作效率将提升50%。
“当前正值冬至节气,气温较低,蠡太变电站的按期投运,将全力保障区域内居民、企业冬季可靠用电。本期的两台主变投运后,将提升苏州地区年供电能力12亿千...
2023.12.22 17:54:00
-
本报讯(记者 小圆 通讯员 邹晔)从熏鱼、羊糕,到红烧肉、三件子等,昨晚市民家中摆开丰盛的“冬至夜饭”。昨天,据南环桥市场有关人士介绍,这几天,鸡鸭鹅等禽类日均销售量突破200吨,“四大家鱼”上市量突破300吨,猪肉200吨,各种农副产品备货充足价格平稳,满足市民冬至消费...
2023.12.22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