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盼泽,且常现“汛期潮涌浪急、非汛河床见底”的景象,淮河流域所处的苏北地区尤甚。为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江苏扎根长江,全力实施“江水北调”和“江水东引”工程,开启了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壮歌。
20世纪60至80年代,江苏水利人挥洒汗水,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龙头,以苏北京...
2025.10.20 10:38:00
-
湖水灌溉至下游各处,大力发展了洪泽湖灌区,另外依靠对淮河下游水资源的拦水和长江提水,洪泽湖成为重要的水源地和调蓄湖泊,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一环。
——生态环境效益
伴随着对水生态保护的进一步要求,洪泽湖等重点湖泊也被定位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生态绿心,不断强...
2025.10.20 10:24:00
-
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在保障区域水安全的同时,始终将精神文明创建与水利使命深度融合,以水情教育“小切口”做好生态文明“大文章”。
近年来,江都水利枢纽发起“童眼童语童世界”文明实践项目,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让国之重器成为鲜活教材,培育心怀国...
2025.10.13 09:52:00
-
利部门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十四五”时期,国家水网建设有何新进展?“‘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预计到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李国英介绍,“十四五”以来,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
2025.10.13 09:07:00
-
沭新河、新沭河三线联动补水工程。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局部用水紧张情况,水利部门进一步细化水源调配策略,采用“东西互济、南北调配”输水模式,累计外调水15.9亿立方米。针对东海县局部用水紧张问题,实施“北库南河”双水源切换机制,沭南灌区北部使用石梁河水库水源...
2025.09.18 10:50:00
-
新产业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卫星图像上出现。
“生态修复一定要绵绵用力。”杨磊告诉记者,他正在参与的国家山水工程中,有一项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河道生态整治。当地对廖家沟等通江河道开展系统水生态修复,包括实施清淤疏浚、生态护岸,保护滨河生态廊道,开展生态缓冲带建...
2024.11.04 06:52:00
-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山水工程”,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入选“中国山水工程”首批典...
2024.10.27 06:50:00
-
览设“蚕茧初醒”“丝起长江岸”“锦上添花”“丝路新篇”4个部分。张锋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 本报记者 姚政宇
从三峡大坝到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经济带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一带一路”交汇点到“生态文明”先行区……9月25日,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办,长江沿...
2024.09.29 06:49:00
-
境质量,我省系统开展美丽建设,着力做大生态分母。一体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建设。加快“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56万亩。协同推动减污降碳,减轻环境污染负荷。落实好碳达...
2024.09.19 06:52:00
-
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从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到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再到借助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保护大运河,就是赓续我们的精神血脉。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
2024.09.06 0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