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博学宏词科一人;迁福州支的许氏后裔也在宋代出文武双状元一人、进士五人。在宋代修谱时,理学家朱熹为谱撰写引言;清代修谱时,一代名臣林则徐撰写序言;而本次修谱,94岁高龄的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从美国写来序言。这些都彰显了北陵丁卯堂的影响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历代...
2024.12.20 11:28:00
-
第登场,既为清明假期热身,也为“烟花三月”聚气。
放开眼界,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景点平山堂是欧阳修在扬州时留下的遗迹,内有一块清代名臣彭玉麟所书“放开眼界”的匾额。日前,在扬州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大会上要求大家“打破自身设限”,跳出窠臼谋求...
2024.04.09 06:36:00
-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沛公路”“韩信路”“萧何路”,路名均来自汉代名臣功勋的名字;因为汉朝有两大盛世,西汉“文景之治”、东汉“明章之治”,游园取名“文景园”“明章园”;采自刘邦所著《大风歌》《鸿鹄歌》,于是便有了“大风歌广场”“鸿鹄园”……
当你漫步在沛县的大街...
2024.02.23 20:53:00
-
展现古代“炼卤煎盐”、“晒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场景。
(范仲淹倡言修筑唐代捍海堰)
博物馆的东西两侧,一边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为保护盐业生产而修建的海堤——范公堤,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的吕四港镇,长五百八十二里。宋代天禧年间(1017—1021...
2023.09.04 10:39:00
-
龙头渚风景绝佳,堪称江南不可多得的“人文胜境”。这里不仅外揽太湖万顷碧波,而且内得江南人文之胜,明代乡贤钱孝在此建西青草堂,一代名臣邵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也常来游览赋诗,留下许多文坛佳话。漫步于修复出新后的西青草堂,整体环境依旧清幽雅致,环顾四周,白...
2023.04.27 10:25:00
-
竹影,植物园还有两处赏梅佳处不可错过,那就是中部偏北的盆景园(梅圃)和东北部的石佛寺、范成大祠。盆景园内遍植梅树,又名梅圃。南宋名臣范成大晚年隐居石湖一带,在此栽梅植梅,与梅的渊源颇深。时至梅花开放,庭院内暗香浮动,主厅堂“梅溪精舍”和室外石台、石桌、石凳上摆...
2023.02.07 13:55:00
-
了500多年!
而在最初的阶段,一种新字体的诞生,往往代表着一种地域性的先锋审美,一种由内而外的、普遍的文化自信。
陈正宏援引明朝名臣吴宽之子吴奭的一桩轶事,以佐证该种字体的先锋性。“吴宽是苏州人,做过礼部尚书。他逝世四年之后的正德三年(1508年),吴奭将父亲的诗文...
2022.06.27 14:43:00
-
系出名门。苏州有“贵潘”和“富潘”,潘承圭出身“贵潘”。她的兄长潘承厚、弟弟潘承弼,都是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他们的堂叔祖即晚清名臣潘祖荫,其滂喜斋藏书和所藏大克鼎、大盂鼎等,皆为后世津津乐道。
虽然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但顾诵芬“不为物役”,始终过着一种淡泊、...
2021.11.04 09:39:00
-
境整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同时,立足长远,规划打造“红色农旅特色小镇”。结合镇情实际,围绕芦蒲烈士纪念塔、周门战斗遗址、清朝爱国名臣裴荫森墓园、童营清水塘等历史遗存,注重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及历史遗迹的新开发,积极策应桃花源生态经济...
2021.03.23 13:48:00
-
——走进宏才社区正在进行。前来参加董氏家族祭祖的30多个居民在聆听该社区今年73岁的老支书董志林的党史教育课后个个心潮澎湃。
“百代名臣董仲舒,千秋良史董狐,在华夏历史上都曾独占鳌头。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宏才社区董氏家族人也不乏先烈:董振香,打日本奋不顾身...
2021.03.22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