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全市多云,最高气温继续冲击38℃。本轮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强,本轮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大、灾害风险高,易引发心脑血管、胃肠、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生。提醒公众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室内调温适宜,注意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防护照料。
近期南京天气:...
2024.07.31 07:25:00
-
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两度入围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建安,带领团队获评国家呼吸系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聚焦专科前沿技术,推动全省肺癌规范化诊治,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抗击...
2024.01.10 10:28:00
-
水平。
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
根据监测数据,2022年姑苏区30岁至70岁(不含70岁)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为9.20%。
这又是啥意思?
就是说现在一个30岁的人在他70岁生日之前死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2023.04.12 09:58:00
-
部保暖,有哮喘或支气管炎等患者戴好口罩和围巾。户外锻炼避开早晚低温时段,注意防寒保暖,衣服一旦汗湿应及时更换。
其次,要注意防范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每天应做到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开空调时也应进行通风。...
2023.03.14 15:03:00
-
2月28日,苏州市急救中心发布《2022年苏州市区院前急救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去年救治的患者中,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物理化学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列前六位。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苏州市区发生心搏骤停3400余人次,高危人群需警惕。
平均每天9...
2023.03.01 16:18:00
-
日照时数为63小时。专家提醒,立冬时节冷空气更趋活跃,是一年中全国平均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节气,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降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等多发。市民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规律作息,预防季节病。
秋冬季是大雾天气多发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
2022.11.14 14:31:00
-
降幅超过20℃。大风夹杂着绵绵细雨,户外体感更加冷。寒冷来得猝不及防,昨天南京的街头,不少人都换上了风衣夹克。这样的降温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提醒大家及时添衣保暖。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假期后半段南京都以阴雨天气为主,其中今天和明天南京都有中等...
2022.10.05 08:03:00
-
闭的空间里使用;蚊香、电蚊液等产品在使用时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小妙招
宝宝驱蚊,物理方式更安全
1.宝宝的皮肤及呼吸系统都很娇嫩,而且吸收能力较强,加之新陈代谢较快,所以对宝宝而言最好的方法是物理防蚊。
2.卧室内放置几个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进蚊帐...
2022.06.15 07:12:00
-
冠还是哮喘?”“我有冠心病,心脏装过支架,现在这些药还要继续吃吗?”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B1-1F区,不少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医生查房时经常会遇到患者咨询相关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江苏省人民医院医护团队专门在方...
2022.04.22 07:10:00
-
记录。专家提醒,冬春转换时节,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变化节奏加快,乍暖还寒。气温偏低,加上空气湿度大,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湿冷天要特别注意除湿和保暖。
本周六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是反映降水...
2022.02.14 1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