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殖成本,推动形成全产业链的中华鳖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农业,既要看经济效益,也要讲生态效益。我们发展‘鱼菜共生’新模式,保障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收入。”吴琼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大批优秀女性奔赴乡村热土,在广袤的田野绽放芳华。为壮大巾帼新型...
2024.07.03 07:30:00
-
环渔业模式。杜小刚详细了解园区生态循环利用情况、“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以及明年宜兴新一轮治太工作方案等,叮嘱要继续强化农田退水、鱼塘尾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治理,加快建设沿湖生态湿地,持续清内源、减外源、扩生态。在位于省考断面茭渎港的宜兴市太湖生态清淤工程现场,...
2023.12.21 09:23:00
-
争明年区域治水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到2025年实现市域全覆盖,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深入开展农田排灌、畜禽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化改造,确保农村河道长治久清;持续抓好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深化垃圾分类试点,加快构建全链条收集处理体系;有序实施农村户厕改造...
2023.12.12 06:49:00
-
复工程建设,为宜兴西氿、团氿、东氿“三氿”增加“生态容量”,打造天然生态屏障,构建“清水绿岸、水下森林”的水生态景观。
“以前鱼塘尾水直排入河,给附近河道水质带来不小压力,造成西氿水质不稳定。工程施工前,这里杂草丛生,水体富营养化。”宜兴市公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3.12.11 13:21:00
-
力度引入社会资本,以创新视角推动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宜兴7500亩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在宜兴城建文旅集团“加持”下加快推进,池塘尾水通过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农田消纳等技术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之后还将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实现青虾、河蟹等宜兴优...
2023.10.17 10:53:00
-
展上的探索实践。
“我们将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排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制定印发《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要点(试行)》,加强池塘尾水排放强制标准宣贯,推广水产生态健康技术模式。”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恒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已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30万亩以上。...
2023.09.05 06:28:00
-
塘口159.4亩。在科学养殖、精心育苗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智慧装备改造提升,配备水质在线智能监控系统、池塘尾水分级净化监测系统、生产溯源系统、生产视频监控设备、自动化螃蟹捆绑机及无人机投饵设备等,为苏州地区河蟹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
2023.07.03 10:26:00
-
处可见的螺蛳。它是青鱼、大闸蟹、甲鱼等的优质饵料,也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可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硝酸盐浓度,被广泛应用于养殖池塘尾水治理。近年来,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以及百姓对优质、生态农产品需求的加大,螺蛳越来越紧俏。“以往螺蛳主要靠池塘以及江河湖...
2023.05.11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