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对话,搭建交流平台;推进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与涉农主体的供需对接,切实让数据服务基层、服务产业、服务群众。
数字化平台:既有“大一统”也有“小巧灵”
苏州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化平台及应用不断上新。
作为智慧农业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成果,苏州打造“一...
2024.09.19 10:36:00
-
中,在对西方理论的扬弃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再想象,在建立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导向下发掘中国国际传播的主体性,将中国千年历史的“大一统”遗产以及近代独特的发展实践置于全球视野之中,在“以中国为方法”的语境之下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传播研究。
“文化对立”:西方...
2023.10.17 09:49:00
-
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央视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总顾问葛剑雄带来题为《中国史、中华文明中的大运河》的主旨演讲。在他看来,只有从中华文明大一统的视角来看待大运河,我们才能够明确它的意义,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和中国人的精神...
2023.09.16 07:05:00
-
那就是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龚良解释说,中国古代开凿和维护大运河的原动力是漕运,即以水转谷,大运河是中国南北融合的战略通道,在维护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基本价值表述。“大运河的一头是江淮和江南,另一头是国家的首都...
2020.11.20 07:50:00
-
》中说道:无论从历史的时间纵轴,还是地理空间的横轴定位,徐州都承载着夏商周文化的传递,肩负着中华文化交融并济的使命,使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最终形成并不断成熟。从这里走出的刘邦集团,推出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政治举措,例如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治主张来自黄老之道;刘邦以...
2020.10.23 06:41:00
-
入欧和当时求亡图存的影响,既批孔,又批汉,激愤之语,偏离史实,值得商榷。
汉武帝推行的儒学是新儒学,融合了黄老、刑名、阴阳之学和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在固本培元、挺拔主干的基础上,实现了儒、道、法等学说的有机融合,改变了春秋战国时代“道术将为天下裂”的...
2020.10.22 19:46:00
-
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根源动力,并努力为解决世界性文化难题作出独特贡献。
建设精神家园。与会学者认为,两汉文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推动了“大一统”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不仅是世界性的文化符号,更代表了中国人归属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
2020.10.20 07:23:00
-
开放。“这是今年活动的主题展,名称为‘融合:从春秋到秦汉’。”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记者,“春秋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汉代则是大一统的多元强盛帝国,展览呼应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和包容’这个主题。”
疫情之下,云观展成为新的观展模式,此前国家文物局曾分6批向社...
2020.05.15 06:39:00
-
特色影响生意,商户自己动手改造不符合标准我们管理起来同样麻烦。”平治社区筹备办所在的衡村街目前正在进行沿街店招二次更新,谈及此前大一统店招的问题,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燕说了件趣事:“有新入住的居民一早下楼买包子,前天光顾的包子店,第二天愣是没找到,因为店招从颜色到字...
2019.04.01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