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省民政厅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出台《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明确对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名制定保护措施,省、市、县三级连续两年开展了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各级均建立本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收录历史地名13000多条。各...
2023.11.16 13:59:00
-
林文化友好合作、交流互鉴的新阶段。
苏州网师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极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0年,以网师园殿春簃庭院为蓝本,明轩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落成,开了苏州古典园林出口海外的先河。
坐落于美国波特兰市的兰苏园于20...
2023.11.03 10:14:00
-
区和文化展示馆二楼的互动体验区,吸引市民动手参与,共同体验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魅力。
据悉,香山帮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4月,苏州印发《关于推动苏州市“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香山帮技艺保...
2023.10.27 10:55:00
-
范单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及地理标志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洞庭山碧螺春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特有的传统手工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果复合系统的种植方式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形成了独特的碧螺春茶文化,是苏州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洞庭山碧...
2023.10.27 10:27:00
-
近年来,汪丽秋和父亲恪守工匠精神进行创新,还经常到学校讲课,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项1500多岁的古老技艺。
目前,苏州全市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336项,类似苏州灯彩这样面临传承难的还有不少。为了做好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市相关部门在近几年做了不少努力。“新一代的非遗新生力...
2023.10.18 11:33:00
-
州是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4条运河故道和运河7个点段,形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完整遗产体系。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成立,负责苏州段文化遗产的监测。2015年起,苏州就已开展了大运河苏州段及其周边文化遗产点、水工遗存的数...
2023.09.21 14:24:00
-
含着苏州独特的文化底蕴,传承着百年来苏州文人的情怀,彰显着一代又一代苏扇艺人的精巧手艺。2006年,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家东承继家学,自15岁开始制扇,至今从艺已逾30载。他沉醉于制作传统水磨扇骨,并于古法中创新,研制出小米头、花瓶葫芦等新式造...
2023.07.11 11:10:00
-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饱含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苏州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对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纪念。
连日来,苏州各地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让大家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了解传统...
2023.06.24 09:42:00
-
的工艺其实极为复杂,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据陈文介绍,作为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缂丝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作品,蕴含吴文化清丽温婉的地域风格,通过影视剧的传播力度,能够...
2023.06.06 11:23:00
-
来,苏州厚植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文化底蕴,全面深入挖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处,入选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5处,均居全省第一。
活动现场,苏州全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启动。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农业文化遗产专家智...
2023.04.23 1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