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又称他“以故官政不烦,父道克肖(指能继承前人德行),戎卫之士,多见称颂”,可见他在士兵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因此,虽然明初一般文士看不起武夫,但当地的文化名人——淮安府山阳县儒学训导陈实为他写了墓志铭,府庠生史敏篆刻了铭文。全碑保存完好,铭文字迹清晰可辨,记...
2024.04.12 07:01:00
-
康王萧秀墓却显得非常特别,共有四通神道碑。邵磊介绍,据《南史》记载,萧秀性格宽和,礼贤下士,深得文人爱戴。他去世以后,当时的著名文士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分别撰写了颂扬萧秀的文章,四篇文章都非常精彩,令萧秀的哥哥、梁武帝萧衍难以取舍,索性决定“四碑并建”...
2023.07.21 07:01:00
-
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航艺术学院教授邱世鸿在读完《笛声悠扬》后赋诗一首:“携笔从戎壮志坚,久经淬磨屡莺迁。男儿热血虎贲胆,文士才华锦绣篇。履职文联宣正气,跻身艺苑结良缘。从今耳顺堪回首,返璞归真入奥玄。”
继续创作,给更多人带去美的享受
《笛声悠扬》不仅...
2023.07.07 21:20:00
-
功莫大焉。
如果说以刘裕为代表的徐州军功集团将大汉雄风南传,对江南安定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在大汉文化存亡绝续之际,徐籍文士团也为“北学南传”、促进南朝文化崛起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刘义庆是元嘉文坛的翘楚,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楚元王刘交后裔。他主编的《世...
2020.10.22 19:46:00
-
通常将乾嘉学派再划分为三个派别:吴派、皖派、扬州学派。这三派学者,都集中在广义的江南。很明显,江南良好的藏书条件与流通条件,乃至江南文士间密切交往、活跃交流的气氛,为乾嘉学派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动力。例如,扬州学派的代表学者焦循治《易》学,固然得力于家学渊源,亦得力于地处...
2019.11.01 07:4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