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与之相似的手势、语序、态度和观点,就有可能实现修辞认同的目的。类似地,情节决策正是通过赋予用户选择故事走向的主动权,使其参与到文本内容的生产过程,生成符合其自身态度和思维的故事文本,从而提高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接受与认同程度。
如此一来,融合新闻叙事的意义系统,往往在...
2024.02.22 11:18:00
-
的选择也应受到重视、更加注重心理学原理,例如,使用暖色调激发积极情绪,冷色调则可用于更严肃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闻海报中的文本内容,建议采用更加精炼、有力的语言,避免冗长和晦涩,以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图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
2024.02.06 16:38:00
-
质。
反思:警惕人文空心化与科技垄断
ChatGPT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它通过学习大规模语料库中的语言模式和规律,能够生成流畅的文本内容;通过学习对话语料库中的语言模式和逻辑,可以生成自然的对话内容。这种强大的内容生产与对话能力势必会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但它...
2023.08.01 10:20:00
-
的渴望。
(二)内容生产权力的下放
《甄嬛传》“二次创作”的火爆意味着内容生产权力的下放,原来的粉丝观众已从单一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文本内容生产的主动参与者。《甄嬛传》的人物形象丰满、剧情内容丰富,加上台词精彩,这为“二次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于是,围绕着电视剧内容,...
2023.07.20 09:50:00
-
bots和第一财经的DT稿王等,都是早期自动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机器新闻写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进行特定类型文本内容自动生成,例如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地质报道和健康领域报道等。
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AI...
2023.07.06 11:16:00
-
也主张利用视频和H5等其他可视化技术来构建暖新闻的视觉场景。值得注意的是,《暖闻周刊》对于暖新闻的全媒体报道过程中,各载体所呈现的文本内容并不是如出一辙,而是根据各自的特质进行自主化的文本生产,譬如在视频呈现中会调动同期声、画外音和画面图像等多重要素进行新的话语生产...
2023.02.23 17:44:00
-
学(MRI)研究中,Grall等学者通过比较个人叙事(第一人称叙事)和描述性叙事(无人称叙事)对人体大脑的作用差别,结果发现,个人叙述的文本内容引起了更高水平的用户参与,这一点体现在参与者额叶和顶叶之间的强烈相关性,意味着个人叙事内容可以激活特定的大脑区域,从而被更快、更...
2023.02.07 09:40:00
-
体不仅要在新闻文本的“组合轴”上体现逻辑性,还要在“聚合轴”上向公众展示符号组合的深层次原因和更加丰富的可能性。由此,既丰富新闻文本内容,又建立作为“对话者”的信度。三是公共调查者。相比一般的新闻生产者,媒体有能力借助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资源对广受公众关心且具有公共属...
2022.11.22 10:24:00
-
基础上,主要从心理和生理测量维度针对不同通道的媒体感知信息对用户体验效果进行了较多研究。Leckner对视觉通道感知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文本内容在左侧会首先被看到,而且时间最长;大尺寸的产品比小尺寸的产品更容易被看到,用户停留的时间也更长;而动画广告在读者中并不受欢迎,不会...
2021.12.28 09:07:00
-
性框架,我们发现与微博平台相比,微信公众号的生产可供性更强,尤其是内容的可伸缩能力,在体量上可容纳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的更加丰富的文本内容,因此关于诗歌新媒体传播的研究平台,学者们多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诗歌传播实践。但是在社交可供性维度上,微博显然更胜一筹,相对自...
2021.11.09 0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