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被观众昵称为“小粉炉”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承载汉代环保“黑科技”的“错银铜牛灯”,中运博的“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苏博的“饕餮纹玉杯”“象牙雕竹林七贤士笔筒”等。巡展还邀请当地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助阵”,首站在盐...
2024.10.29 09:49:00
-
宝”——被观众昵称为“小粉炉”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承载汉代环保“黑科技”的“错银铜牛灯”,中运博的“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苏博的“饕餮纹玉杯”“象牙雕竹林七贤士笔筒”等。巡展还邀请当地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助阵”,首站在盐...
2024.10.29 07:51:00
-
技艺。
共话古韵今风,品鉴非遗技艺。重阳时节佩茱萸、缠花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茱萸缠花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技艺,融汇了绘画、剪纸、景泰蓝、刺绣、编织等工艺特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寓意。此次活动邀请了经验丰富的缠花艺人张老师,为居民们详细讲解缠花的历史渊源...
2024.10.08 13:46:00
-
底蕴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比较两地建筑文化,体现对江南文化、藏族文化间不同特色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团队还开展了苏州园林模型拼装、景泰蓝DIY体验、苏绣展示等互动。当地居民亲手体验了苏州非遗制作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体现了两地文化交织共融的和睦氛围。
通过...
2024.08.17 11:40:00
-
因此即使没有墓志铭,也可以此推断出墓主生活的大致年代。此图案纹样相对简单,到明代中期以后,图案开始趋向繁复、艳丽。这与朱元璋提倡勤俭节约有关,反映了明初从皇家到民间都崇尚简朴的风俗。而到明代宗景泰以后,开始盛行奢靡之风,这是周鼎死去10多年后的事了。
记者 杨民仆...
2024.04.12 07:01:00
-
物馆(瞻园),游客可现场体验一笔写虎,并将迷你虎字碑带回家;在徐州博物馆,仿汉瓦当拓印活动乐趣无穷;在连云港博物馆,不仅可以体验景泰蓝制作工艺,还可以亲手制作西游记人物皮影、古风玉兔花灯;无锡博物院准备了花灯制作、团扇制作的手工课。
针对观众夜间参观的需求,一些...
2023.09.28 07:02:00
-
区将党员冬训和社区活动结合起来, 举办特色节日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以党员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了“手工剪纸迎新春”剪纸活动,“妙手巧掐丝,点彩绘珐琅”景泰蓝彩绘杯垫活动,清明节送青团活动等等,共计120余名党员群众参加到活动中来,让冬训更接地气。...
2023.04.07 15:17:00
-
包砌,这对建造中的南京城墙产生了很大影响。种类多样的金属火器以及配套的炮弹、火药药匙等,生动展示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
一件明景泰元年铭文碗口铜铳,因其纪年明确且保存极好,具有较高的研究展示价值,是明代留存不多的火器实物。据专家考证,朱元璋的军队就是依靠碗口铳...
2021.05.17 06:26:00
-
年,徐大师和邵步街等老中医还联合创办了私塾松龄医校。
1912年,邵步街老先生带着邵崇第去上海私立复旦公学读书,期间结识了浙江老乡邵景泰(邵力子)和于佑任。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邵崇第加入上海国医中医药团体,他们组织了中医药界救护团奔赴战场救死扶伤,并在全行业开展捐款...
2020.11.02 11:31:00
-
摘一枝花,捡几枝树条,插入花器或制成干花,结合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技艺,将一年四季美丽的大自然封存在记忆里。”植物浮雕、花植染拓、景泰蓝掐丝、树脂置物、浮游花......或浓烈绚烂,或清丽脱俗,游客带着花朵和陶土躲进了时间的缝隙,留住了它们最美丽的时刻。
▲“拾夕”中...
2020.08.31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