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打算离开野鹿荡。
“陶鹤鸣原来是厦门大学的老师,72岁时来到这里,待了整整4年。”2018年,老人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托人送来4000多根木桩,插在浅水湾供大型鸟类站立栖息。“我想给他立个石碑,或者建一座‘陶然亭’,他都拒绝了。”马连义还记得陶老喑哑的声音,“他说,成群...
2024.06.25 09:23:00
-
建溢水坝为村内河道引流,并投放了数千尾鱼苗,净化水质环境;同时积极推进岸坡整治行动,通过清理河岸生活垃圾、修筑水泥挡墙、搭建生态木桩驳岸等,打造生态河岸带。“河道治理,是改善民生的大好事,我们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过程中,老党员们自告奋勇,组建“美美乡村”服务队...
2023.07.04 17:41:00
-
护栏高约5厘米,并没有特意使用超高护栏,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基础上给他们试错机会;墙壁上并不是清一色的保护海绵,而是贴上瓶盖、麻布、木桩等,帮助孩子们恢复感官功能……“我们不希望将福利院变成一个温室,我们希望开门办院,帮助孩子们找到更好的归宿,也就是回归社会。”陈国...
2023.06.04 06:20:00
-
介绍着。
在麋鹿散养区,常能看到鹭鸟。登上林中观鹿台,张明用手机操作打开上面安装的望远镜,邀请记者观察。经她指引,在远处河沟边的木桩上,记者发现了一只苍鹭,灰色的身子,立在那一动不动。“快看!苍鹭周围原来还有那么多鸭子呢,我来看看是什么品种。”张明在另一台望远镜...
2023.01.21 07:12:00
-
大。五颜六色的菊花依托着苍劲的植株老茎,在花盆中各自“拗造型”,集中展现了传统菊花隐逸、高雅、脱俗、自强的特质。
“菊艺技师用枯木桩和山石等材料,将菊花栽培技术与苏派盆景造型艺术相结合,通过嫁接、修剪、整形、扎绑等手法才能做好盆景菊,这不仅仅是门种花技术,更考验...
2022.11.14 14:34:00
-
是踏青、元宵等时节,杂技表演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的正是元宵佳节时的南京盛况。城市中心,搭建着几个戏台,以木桩搭建为主台,加上简易的装饰,外形像个小亭子,四周满是围观者。图画左上角,蜿蜒的山路上,社火队连绵数里,飞叉者、掷长枪者、舞棒弄拳...
2022.09.07 14:46:00
-
明清时期,这里曾有一处规模达五路七进的潘氏义庄,如今作为卫道观修缮的配套工程正在重新建设当中。您看地面上还有保存比较好的老建筑的木桩、横梁,这些都是准备再利用的。那么“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就是要像解剖细胞一样,精细、准确地为每一座古建老宅收集史料、调研取证,为苏...
2022.05.23 09:24:00
-
后续行洪通道工程,在东太湖大堤外侧东山段建设长6公里的湖滨湿地带,采用绿岛形式进行地形塑造,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湿地填土55万方,木桩护岸6公里,面积约41万平方米,今年1月底建成,有效改善了水环境,提高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保护了生态多样性。
一年前,国内首个环太湖城乡...
2021.05.25 07:03:00
-
防旱分指挥部人员,进一步明确责任;另一方面镇级及各村(居)按照要求提前做好防汛物资囤储和抢险队伍的组建。目前已储备编织袋2680只、木桩1130根、铁丝470公斤、铁锹147把、泥浆泵12台套、电线1000米、排水管1000米、救生衣10件、雨衣147套、雨靴20双以及手电筒、榔头、电工钳等...
2020.07.29 09:42:00
-
纳凉的好去处。马鞍村党总支副书记、蔡巷浜副河长陈炜告诉记者,蔡巷浜河道整治总投资700万元,目前已完成1.4万立方米清淤、1600米的生态木桩护岸和沿岸两侧1.8万平方米的绿化。上个月,近1万平方米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完工,水质从原来的五类水稳定提升到三类水。记者站在岸边往河里...
2018.08.20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