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的剧情概貌:少年英雄姬发回到家乡西岐,不仅要克服失去父兄的悲痛,还要带领西岐子民抵御外敌。从武器装备中来看,双方实力非常悬殊,殷商大军穿戴着黄金战甲,西岐大军则是藤甲。尽管很难,但姬发誓死保卫家园的信念让人非常感动。
作为《封神三部曲》承上启下之作,《封神第二...
2025.01.16 13:18:00
-
进行不断的吸收和接纳。
徐长青:新干大洋洲青铜器属于商代墓葬,出土的礼乐重器多达52件,大部分器物具有殷墟早中期特征,可见深受中原殷商青铜文化影响。也有部分青铜器呈现出鲜明地方特色,揭示当地本已拥有悠久独特的青铜文化传统与青铜冶铸技术。
比如,在大洋洲青铜礼器中,...
2024.11.04 07:41:00
-
天下一人”的意思。600多年后,雅好书画的乾隆皇帝看到了这幅画,在画上御题“活泼泼地”,更为画面增添趣味。
展览上还展出了一批珍贵的殷商甲骨,来自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的旧藏,1951年入藏南博。明义士收藏的这批甲骨,时代从第一期武丁时期一直延续到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内...
2023.11.10 07:20:00
-
无锡出品的《封神》(第一部)和《八角笼中》两部电影票房均突破20亿元,分别位列暑期档票房第三和第四。《封神》(第一部)让观众看到了殷商文化,也能在服化道中,感受导演和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用心;《八角笼中》探讨了普通人的现实困境,影片依托真实的故事和温暖的内核...
2023.09.04 13:54:00
-
)
吹糖人(王焕金 摄)
惠山泥人(胡坚 摄)
紫砂(赵勇 摄)
锡剧(周信 摄)
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殷商到明清,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文化遗产正是不同文化的代言人和记录者。
头枕太湖,包孕吴越。三千多年的历...
2023.06.08 10:19:00
-
书之技法、篆书之临摹、篆书之创变、点击当代篆书创作。文章体例根据读者的认知步骤展开,循序渐进又一目了然。
第一讲"篆书之源流",从殷商甲骨开始,梳理篆书的发展历史,讲解篆书的起源、发展以及篆书的不同流派,譬如书中引用江式《论书表》"秦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罢不合秦文...
2021.01.12 19:56:00
-
1册,史料编49册,方志编73册,精华编30册,研究编14册。
盛世修典,太平纂帙。《江苏文库》副主编、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莫砺锋认为,从殷商以来,用汉字书写的典籍浩如烟海,“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朝历代,中国人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来保存、整理古代的典籍,进而...
2021.01.08 10:46:00
-
了一场“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陶塑、瓷器、玉器、铜器、漆器、书画、年画、剪纸……150多件文物都与“鼠”有关。
“这是殷商甲骨文刻辞中的‘鼠’,可以说是最早的‘鼠’字。”通过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袁荣副研究员的指点,记者看到,这个来自3000多年前的象...
2020.01.25 0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