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的出台,不仅调动了演出机构的积极性,更让市民游客得了实惠、有了热情,有助于促进南京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南京建城到民国时期近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舞台剧《十朝都会南京城》选取了多个有代表性、趣味性并有教育意义的史实故事串联成剧,通过音诗画的艺术表达形式,...
2024.08.22 16:25:00
-
记者来到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西大街社区吴县新村38幢。这幢米黄色小洋楼,在上世纪80年代所建的老筒子楼怀抱中,显得分外醒目。“这是民国时期朱熙将军的宅邸,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沧浪街道办事处主任章云丽介绍,吴县新村老龄化程度高,老人们渴盼在家门口有个养老服务点。...
2024.08.15 06:44:00
-
到,项目核心区横跨京杭大运河两岸,分为上塘、下塘两个片区。其中,蚕里街区位于下塘片区,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包括5栋民国时期保留建筑和4栋新建建筑,通过挖掘运河文化和蚕桑文化,打造浒墅关特色文化场所。下塘片区占地面积72亩,包含老电影院、童宅、吴县中学旧址等...
2024.07.15 08:55:00
-
处有“老宝贝”。15号是吴门名医艾步蟾的故居“诒德堂”,始建于清代,今存两路三进,有两棵与艾步蟾老先生同龄的银桂。“31号是很少见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尹莹带记者走进老宅,西式柱式、彩色玻璃与传统中式梁架、雀替、雀宿檐等建筑元素相得益彰。老宅里烟火气延续,中午饭...
2024.06.21 07:04:00
-
廊,树木色彩随季节变化,四季各呈其妙。文艺大师丰子恺在散文中称:一年四季,这些梧桐树都抢着风头,或婀娜多姿,或枯败壮烈。
法桐在民国时期作为行道树引种后,很快大面积种植,南京和上海栽种量不相上下。上海外环线以内的20多万株行道树中,悬铃木占比达四成,是上海栽植数量最多...
2024.05.09 06:41:00
-
之,文人将如何采撷野菜,如何以野菜为食材制作佳肴写入书中。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出版的《江苏文库》中,收录了多种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食谱,很多相关史料中也有食用野菜的记述,生动记述了江南人对野菜的挚爱。
《江苏文库·史料编》专门收录江苏地方历史文献,“史料编·...
2024.04.12 07:01:00
-
晚清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演讲学、说服学及雄辩术的译著、译文引入近代中国,中国人也逐渐熟悉了西方的辩论观念和辩论技巧,并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启蒙中有所运用。
时至今日,随着西学的不断涌入,我们对于发源于西方的现代辩论已经十分熟悉,但是遗憾的是,对中国传统...
2023.11.14 10:45:00
-
一次交流会,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体生日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外出活动。
本次外出活动组织成员们赴昆山市千灯古镇游览,古镇仍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并且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等古朴风貌。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有说有笑,还不时停下拍几张美丽的照片,记录下珍贵的...
2023.10.25 16:32:00
-
比如,滨湖区的周潭桥相传建于唐贞观年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畅通的水路交通,早在南宋年间便渐成集市,明末清初已成街道雏形。到了民国时期,街上已是商店林立,商贩云集,繁华商市自成一体,成为锡南闻名的“鱼米活码头”;锡山区的迎福桥与东亭养蚕业息息相关,桥边一幢两层小...
2023.08.28 10:06:00
-
铁路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苏嘉铁路吴江站历史照片。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苏嘉铁路的前身是清朝末年的苏州至杭州铁路,苏嘉铁路本身是民国时期通车仅八年的铁路,苏嘉铁路的化身是新时代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展览馆旁是将于明年通车的沪苏湖铁路,新老铁路在此相遇,上演了穿越时空的交...
2023.08.15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