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38条,用时0.10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控水量,在水稻扬花期、灌浆期等关键生长阶段,为农田提供稳定的精准灌溉保障。沭阳县吴集镇史跳村党支部书记付路路介绍,该村共有3235亩水稻田,过去农业用水全靠村里两台电站抽水,每逢用水紧张时期,常出现无水可抽的困境,村民对此反应强烈。沂北灌区改造工程落地后,以往因渠道...
    2025.09.11 18:19:00
  2. 作业,割稻、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张阳摄 张福敏文) 10月30日,在晶桥镇芝山村的1500亩富硒水稻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一台台翻耕机对水稻收割完毕的田块进行翻耕作业,绘出一幅田间地头好“丰”景。 据了解,今年晶桥镇...
    2024.11.08 13:52:00
  3. 悦来镇高标准农田一角。 记者 吴琼 摄 秋高气爽,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戴氏家庭农场的水稻田一望无际,稻浪翻滚。“再过两天就可以收割了,亩产量有望突破600公斤!”10月29日,农场主戴华喜滋滋地说,农场今年528亩稻麦示范方入选南通市级粮油周年高产竞赛方,每亩夏熟小麦实产...
    2024.11.05 06:51:00
  4. 甸甸的稻穗垂下头,4台收割机“欢快畅行”。“现在收的是丰产方地块,根据测产每亩产量约1300斤。”村干部周源说。28日起,全市60多万亩水稻田开始大面积收割,奏响喜人的丰收曲。 “今年9月台风暴雨给水稻扬花、孕穗带来不利影响,10月又遇阴雨寡照天气,导致水稻成熟期延长,水稻...
    2024.10.31 08:10:00
  5. 早的定居村落。最近“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报,在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发现上山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环壕聚落结构和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距今9300—8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稻田,其收割、加工等一系列证据链相当完整。 在距今6500年左右,长江下游的水稻田开始密集出现...
    2024.10.31 06:54:00
  6. 种期、移栽期往后推,因为栽培早、在高温下抽穗,花粉容易失活,经改良后避开高温,可以提高品种结存率。 记者看到,试验站里的二三十亩水稻田,稻株特别茁壮。与一般水稻田不同的是,试验站稻田四周有防鸟网。高级农艺师朱正斌介绍,站里大部分种植的是国家水稻区域试验中心品种,有...
    2024.10.31 06:51:00
  7. 有致,没有增加土地。”赵志诚说,“建设的新农房,设计得像江南水墨画。”乡村环境好了,很多村里人又回来了。原来的村庄土地复耕,变成水稻田、旱地。 “土地整治让‘老板镇’再腾飞” “这一片都是水稻田,黄桥街道的农田,我们全部交给苏州农垦公司耕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中...
    2024.10.29 06:41:00
  8. 又是一年秋收时,宿迁市宿豫区豫北社区稻田里一片金黄。“用了生物有机肥后,今年这片水稻田每亩产量能达1000斤,较原先提升了10%。”豫北社区党委书记刘小春一脸喜悦,为将当地一家化工厂的副产生物肥料投入销售,社区上上下下已忙了许久,这下总算是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豫北社区成...
    2024.10.22 06:54:00
  9. 10月15日,位于盐城市射阳县的省沿海集团滨海盐碱地农田秋收工作现场一片火热。一辆辆收割机在3.5万亩水稻田间轰鸣穿梭,120余亩大豆和400余亩玉米地里也是人影忙碌,现场争分夺秒,全力推进收割工作,预计将于11 月上旬前圆满完成各项收割任务。 记者 范俊彦摄
    2024.10.16 07:31:00
  10. 稻稳产增产的关键时期。8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留在芝山村综合社工作的95后“新农人”龙国刚,正在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村民水稻田间的病虫害防治情况。2021年,在芝山村综合社实习的龙国刚,感受到了芝山村对人才的重视,当年硕士毕业后,就毅然选择留在了芝山村综合社工...
    2024.08.29 09:4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