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咖啡开展联建,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50余人。耿车镇红卫村在多肉、花卉苗木形成规模种植同时,招引水蛭养殖“强村项目”落户。项目投产第一年年销售量可达20吨,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民40余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每...
2023.12.24 07:04:00
-
建以美食产业、研学产业、特色种植业为核心的融合发展格局。目前,村里已落户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七彩少年军校、秀珍菇食用菌基地、天麦水蛭养殖基地等项目。近五年,芳庄村每年平均接待游客量达1.7万人次。
打造“江南第一红村”,在太华镇胥锦村,围绕红色文化描绘的一张乡村振...
2023.04.06 09:20:00
-
力推广稻渔共作、藕田套养等生态复合种养模式,全区稻渔综合种养、藕田套养小龙虾、鱼虾蟹混养等面积达10万亩。
2020年,戚思田又增加了水蛭养殖项目。水蛭作为一种药材,价格昂贵,市场需求量大,晒干之后售价达到每公斤2050元。戚思田受立体种养的启发,把水蛭养到了稻田里、葡萄...
2022.08.29 09:13:00
-
”的动员令。
东台镇共有15个村、一个社区涉及水产养殖项目,养殖面积达2710亩,从事“四大家鱼”、螃蟹、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甲鱼以及水蛭、黑斑蛙等特种水产品养殖的经营户达5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养殖户10户。
东台镇地处城关,担负着供应东台市民“菜篮子”的重任,东台河、...
2022.03.11 14:24:00
-
辟蹊径,把蚂蟥当成宝贝大量养殖,一年收入近百万元,成为创业致富的“软黄金”。李成付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不咬人不吸血喜欢吃螺蛳,是水蛭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品种,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预防血栓等多种功效,所以很受市场的欢迎,目前国内药厂和医院对蚂蝗的需求量很可观,根...
2022.02.22 14:36:00
-
窑港村水蛭养殖基地
梦幻迷宫生态农业园
□记者冯永宏
大丰住建系统在统筹推进串场河综合整治时,以彰显底蕴文景共融为指导思想,结合新丰的“花海”、刘庄的“禅修养生”、白驹的“水浒文化”、草堰的“盐运古镇”特色,因地制宜,努力打造江苏省文化复兴的特色标杆、...
2021.10.25 10:13:00
-
六区多元”的农业发展格局。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目前全镇水产养殖面积8000亩,其中精养鱼塘4200亩,稻虾、稻蟹混养、水蛭养殖面积3800亩,为徐州及周边县市提供了大量的淡水养殖产品。稻鸭共作、有机稻米、水产养殖、锦绣黄桃等村级集体经营项目齐头并进,逐步...
2021.07.26 10:38:00
-
王正旺对农民的承诺,他和“老科技服务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田盛源生态农场流转土地300多亩,投入资金1780万元,进行“水稻+青蛙+水蛭(蚂蟥)”立体套养,技术管理要求高,王正旺把该农场作为自己的服务点,遇到难题,经常一接到求助电话,丢下碗筷就赶到现场。2020年该农场...
2021.03.24 18:08:00
-
设置160多个公益岗位供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就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土地成片流转,布局万亩芦笋基地、水蛭养殖加工等规模种养、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合作赚现金、分红享股...
2020.12.22 11:20:00
-
“老科技”在参观学富镇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的人工养殖水蛭。
□王俊东记者陶秋凤文/图
秋日的农田,成片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毕,微风拂过,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稻香。再过10天,又到了忙碌的秋播时节,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10月26日上午,盐都区关工委、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老科技服务队“...
2020.10.28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