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心旻,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国务秘书西尔维娅·本德尔,德国驻华大使傅融,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市委副书记吴炜等出席活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主持开幕式。
中德农业周是中德两国农业合作的品牌项目,本届活动以“中德...
2024.10.22 08:26:00
-
月24日,烈日当头,正值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关键期。在溧阳市南渡镇焦塘圩村,无人机正在向试验田喷洒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研制的哈茨木霉菌剂。
“再飞低一些,菌剂比较干燥,要不都被风吹走了!”为了保证施肥效果,沈其荣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无人机飞手,目...
2024.08.06 06:47:00
-
类农机装备,比如用于实验的“院士大田”中,既有张洪程院士团队的精准定量栽培技术,也用上了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农机智能控制系统,还采用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跟以前比,每亩可增产180公斤。”邵立昌说。
南京全市粮食产量从2019年的96.56万吨稳步增长至...
2024.07.14 06:45:00
-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绿色”中寻竞争优势,向“绿色”要发展效益。目前,农创中心已集聚沈其荣院士团队和江苏农环、思威博生物科技等一批企业,利用“生物+分子膜”技术实现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微藻技术实现污水处理...
2024.05.21 06:45:00
-
这两天,就在不少人已经开始享受假期的时候,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农业农村部绿色智能肥料重点实验室里,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在张福锁和沈其荣两位院士的主导下,实验室这几年在土壤微生物领域不断实现创新突破。眼下,研究团队正瞄准市场需求,专注于通过生物手段提升土壤健康、改...
2024.02.10 17:18:00
-
剂、土壤改良剂快速改良土壤性状,形成耕作层并不断提升肥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专注于滩涂的综合利用。“盐从海水中来,要解决高盐分和土壤有机质缺乏的问题。”沈其荣说,“江苏盐碱地就在海边,...
2023.12.31 06:47:00
-
外热闹,工人们忙着除草、剪枝、喷药、松土。不久前,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在星甸街道走访农业企业时,向“浦桥玉剑”茶叶创始人张宴志推荐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土壤调控技术,“眼下正值茶园冬季管护的关键期,有了这项技术,明年的茶叶收成差不了。”张宴志兴奋地说。...
2023.12.03 06:54:00
-
高标准农田开镰,水稻亩产达707公斤,迎来复垦后的首次丰收。这块大田既有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农机智能控制系统,又采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
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仅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更...
2023.08.12 06:49:00
-
土壤不健康导致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频发,如何防治?在利用噬菌体定向调控土壤菌群—防控土传青枯病领域,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带领的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取得重要进展,成果昨天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
随着集约...
2019.12.04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