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的保护处分措施体系,即矫治教育措施、专门教育措施、专门矫治教育措施。”苑宁宁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彭新林认为:“对于入刑的罪错少年,刑法按照不同刑事责任年龄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分类处理。但对于很多非刑事化(未被处以刑...
2025.04.01 17:15:00
-
参与工程,通过全民贡献、群企共创的形式构建行业全覆盖的垂域数据基础。
科学管理加强财政法治化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谈及《预算报告》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根据《预算报告》要求,今年的财政工作要在管理的系统化上下功...
2025.03.06 16:48:00
-
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努力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
2025.01.11 11:33:00
-
将组建首批“法治观察员”队伍,近日已发布选聘公告并开启报名。据了解,此次将面向社会各界选聘市级法治观察员10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学研究人员、基层社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代表、居民代表以及其他热心法治事业的志愿者等均可报名参加选聘。
近几年,上海等城市建立“法治观察员...
2024.04.16 10:41:00
-
法分子的恶意使用后,又会展现出“另一面”。“不断发展的生成式智能技术,确实对原有网络安全技术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珉川看来,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部分APP中采用的面部识别技术相对陈旧,这需要法律对面部识别技术应用的安...
2024.02.07 06:52:00
-
成立的理论基础的深究,研究成果对推进数据化生存环境下隐私本质及隐私权益理性处置的深化认识作用有限。
二是部分研究成果既不属于社科法学研究思维,亦不能归为教义法学研究思维,学科研究范式意识不够清晰。目前的多数研究成果仅是抽象地将隐私作为“风险”、“隐私不保”或“伤害...
2023.05.23 16:40:00
-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司法制度发展报告(2022)》发布,姑苏区人民法院推出的多元解纷创新经验——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机制入选。
《中国司法制度发展报告(2022)》全面归纳了2021年以来中国司法在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司法人权保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2023.02.06 10:28:00
-
6月30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江苏研究基地发布第四批江苏法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通过解读案例背后的文化价值,彰显法治为行善者撑腰、让失德者失利的鲜明导向,引导向好、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接纳未成年人上网,
电竞酒店被判公开道歉
某电竞主...
2022.07.05 06:59:00
-
会实际情况和工作规律的党建工作模式,突出政治功能、法学会特点,切实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会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对标高质量,提高法学研究的组织水平。要下好“民生棋”,增强法律服务的实际质效。要吹响“集结号”,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要打造“强引擎”,激发创新创优的...
2022.07.01 06:52:00
-
会成为数据。如何能让这些数据有效地联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精细化管理。”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徐珉川举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地区都做到了精细化管理,一旦发现确诊病例,有效利用大数据...
2022.01.19 0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