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市力人学校朱燕萍老师执教四年级《地球》,以“重历科学史”为主线,借助AI虚拟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模拟对话,引导学生从古人视角推测地球形状,并通过帆船回港模拟实验、月食现象分析等动态探究活动,结合AI实时反馈修正推理逻辑。课堂亮点在于“人机协同”突破时空限制,让学...
2025.04.07 09:29:00
-
质增效贡献力量。
“此次搭载的微型多光谱红外载荷,主要是基于卫星平台,采用红外探测技术,完成对地球表面高温物体的探测成像,具备检测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能力。”星遥光宇总经理聂际敏介绍说,其主要目的就是实时监测预警我国的森林山火。
伴随着卫星的成功运行,从此,距离地球...
2024.05.27 14:17:00
-
定的液态水,研究火星地质、表面成分的长期演变过程,岩石和大气、水的相互作用等,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火星生命可能存在或消失的原因,为预测地球的未来提供启示。
“人类不能止步于地球,深空探测我们要走得更远。其实我们人类走向深空的时间并没有太久,我们走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如此...
2020.07.22 06:49:00
-
震源深度130千米,从地震发生到南京台地震计受到感应,再到工作人员计算出地震要素,整个过程只需1-2分钟。
据悉,目前省测震台网中心和75个测震台形成全省测震台网,每间距35公里就有一个台站,“排兵布阵”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等项目,实时监测地球“心跳”。...
2019.05.12 06:5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