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0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意毁坏财物罪中的“毁坏”进行解释时,首先应明确“毁坏”一词在文义上范围,而非跳过该步骤直接进行目的解释,“毁坏”在文义上应指带有物质性损坏的行为,诸如隐匿、覆盖、抛弃、混淆等行为已不在“毁坏”一词的文义范围,如果随意地将“毁坏”概念外延扩大,那么该概念的本质属性...
    2025.03.10 09:32:00
  2. 的价值观与道德立场的认同上来。 然而在数字媒介所营构的信息场域中,“反思性的激情”的确立却面临着一些新的要求,这与数字媒介本身的物质性特征密切相关,它创造了全新的空间和速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连接。这些变化标志着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出现,那就是人类社会...
    2024.10.15 11:18:00
  3. 向公众阐述互联网技术塑造的“新世界”。随着无线通讯、信息传感等基础技术于21世纪10年代持续发展,“物联网”技术取得突破,于是,作为物质性存在的人与物,逐渐成为互联网的“终端”与“延伸”,支撑着虚拟世界渗透现实社会。不过,互联网技术发明者们并不满足于连接现实世界的“...
    2024.08.27 12:02:00
  4. 铭记历史、宣传城市、带动文旅等多种诉求的叠加下,当地先后修建了地雷战纪念馆、地雷战景区、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以及地雷战遗址等具有“物质性”、“功能性”和“象征性”的“记忆之场”。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记忆之场”,不仅转化、生成、重塑和再现了媒介记忆的许多场景,而且极...
    2024.08.20 09:53:00
  5. 极强的被征用的潜力。 最后,需关注数字情绪被高度中介化、智能化的特征,即民众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情绪表达的时候,既要被数字平台本身的物质性所中介,还要被具体的情绪载体,如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所中介,这也决定了数字情绪本身不稳定、不持久之特征。此外,出现在数字平台上的社交...
    2024.06.06 14:08:00
  6. 的人体:一边是身体,一边是手机和心。 技术如果不只是植入身体,还创造出全新的身体,甚至进一步开发出数字生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物质性才是乌托邦 2019年上映的《双子杀手》早在20世纪末就已开始筹拍,20年的延宕使得人造人这个“梗”被《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等电影以及基...
    2024.05.23 10:25:00
  7. 人类自己的视角去类比、揣摩机器是否在思考或是否理解物的含义,而是应当深入技术物的设计环节与交互模式,探索技术物背后的存在论逻辑和物质性力量。立足于此,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晰地预见技术与人文交织的生命数字化的未来。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4期,原文约10000字,此为节选,...
    2024.05.16 15:09:00
  8. 现当李普曼所说的局内人与专家在数字媒介条件下明显衰落,生成式公众与生成性媒介判定了杜威在争论中的胜出。同时,研究者还原了英尼斯的物质性、历史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方法后,认为它们对今天热门的偏空间性的ANT理论起到了某种平衡作用。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传播思想史的...
    2024.03.21 09:36:00
  9. 人们建立与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意义,在地域文化中它作为“媒介”的物质性和相关精神意义常常相伴随,无法分割。本文聚焦于江南特定区域内的桥梁,试图在桥史演变的基础上分析桥在所处区域空间、地方社会中所起的...
    2024.03.19 09:12:00
  10. 备,到银行兑换一些新钞,装到精美的红纸袋里,再封装起来。”其中,数字化仪式的开展建立在平台可供性的情感代偿机制之上,通过技术要素物质性的组合拼接来弥补去身体化交流所导致的情感质感的丧失。此外,红包货币实用价值于部分用户而言俨然已超越了作为礼物的礼俗意义。 当部分用...
    2024.03.14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