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同保护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住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全局性变化。如皋法院与扬州市江都区构建全省首个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建立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生态保护联盟。
南通政法机关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构建“刑事+公益”“打击+修复”“政法+行...
2025.04.09 09:08:00
-
展
此外,为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乡村振兴人才,开园当天还举行了长风沙花溪谷校企合作授牌仪式。苏州大学与苏州园科共建 “建筑与城市环境协同创新中心”,花溪谷成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与服装学院的“校外实习就业合作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工作站”入驻花溪谷。三所...
2025.03.20 22:08:00
-
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中国建设布局。
(一)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以渤海重要岸线、...
2025.01.26 16:52:00
-
系,夯实城市运行感知体系,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生态治理能力提升,打造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平台,更好赋能长三角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刘小涛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要坚持领导挂帅、专班推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确保工作...
2023.12.20 14:25:00
-
实现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
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开展环境协同治理。2020年10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生态环境局(厅)共同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建设...
2023.07.23 07:04:00
-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一直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开展环境协同治理。此举获生态环境部推广。
2020年10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生态环境局(厅)共同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
2023.07.20 11:09:00
-
一段时间来,养虾尾水经洙漕河流入大溪水库,天目湖水质迅速恶化。
源头治理才能标本兼治。经过科学论证、友好协商,溧阳探索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新模式——由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公司流转社渚镇洑家村800多亩、凌笪镇下吴村2880亩青虾养殖基地,退养青虾,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同时,建...
2022.11.21 07:05:00
-
并主持召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座谈会,强调要切实把握好推动新时代苏州绿色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参加相关活动;省政府副秘书长诸纪录、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就吴江生...
2022.11.04 12:32:00
-
法,坚持能动履职、协作联动、诉源治理,努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苏州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全力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保护,取得良好成效。坚持宽严相济,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行为,全力保护环境资源,落实“十年禁渔”。2020年以来,依法起诉长江生态...
2022.09.22 19:17:00
-
山”转化路径、创新实践“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生动样本。
8月3日,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区监察委员会和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发起的生态环境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启动仪式在太湖之滨举行。守护好太湖的秀美山水和“鱼米之乡”,将成为三方共同的责任担当和履职重点。
责任共担,唱响新时...
2022.08.04 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