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6条,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及的媒介技术高度相关。在电报、广播、电视等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现代人往往陷入诸如“时间加速”、“时空压缩”乃至“时间失序”等独特的现代性时间体验之中。进入数字时代,上述时间体验的分化趋势不断加剧,并且与计算机、手机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媒介更加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以...
    2024.11.07 11:40:00
  2. 行数字化展现,补偿现实中所缺失的“归属感”,是一种强化集体记忆的表现。 (三)作为自我归属与认同的媒介怀旧 随着媒介的广泛普及,现代性社会在不断地“加速”,而此时此刻出现的“向后看”是对加速向前的反叛。怀旧作为一种时间性的抵抗策略与现代性的时空观念相互勾连,怀旧...
    2024.10.24 15:52:00
  3. 编者按:城市现代性使传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发生变化,以报刊亭为代表的“附近”的消失,导致了现实环境陌生人交往的中断。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黄骏和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陈雪薇在《传媒观察》第9期刊文,以B站《报刊亭》视频中1.3万多条评论作为数...
    2024.10.22 11:14:00
  4. 保持唱念不变的基础上,《瞿秋白》充分吸收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程式被重构为符合当代口味的走位和表演,创新呈现人物间的感情,表达出对现代性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挖掘,昆曲现代戏的新路由此越走越宽。 在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中,赵于涛等当代昆曲人也会时常面对这些问题:传统与创新的...
    2024.10.17 07:28:00
  5. 他们经常是工具性、策略性、能动性地使用身份认同。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动,跨国流动的移民群体充满了焦虑、风险和不安全感,而流动的现代性往往拒绝支持主体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少受访者表示一般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灵活切换不同身份以适应两国变化的环境以获取便利,具有一定的...
    2024.09.19 14:07:00
  6. 基于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之洞察,荷兰学者杜兹以“液态新闻业”(liquid journalism)之名,生动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在组织结构和社会文化上变动不居、去中心化的全新特征。为应对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过去10年间,中央关于媒体融合的指导性文件,从“推动”到“加快...
    2024.07.23 12:20:00
  7. 澜涌动的先锋派、新写实、新状态等既是全国性文学潮流,又以江苏为大本营,江苏作家、批评家是引领这些潮流的。” 史实与史识 江苏文学的现代性路径 如果说,“江苏”将地方与总体相勾连,“新文学”则致力于将文学与现代化问题相贯通,探寻由地方路径走向现代中国的历程;后者尤其体...
    2024.07.03 07:13:00
  8. 一视角跳出静态的空间化思维和阶段式划分,关注时间性之中的具体网络演进动态与交织过程。在全球关系复杂交织,联系与区隔共存的当下,当现代性浪潮带来更多待叩问的“不确定性”,希望这一整合式的、协同的、动态的研究视角能够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发展带来些许新的可能性。 (载《...
    2024.06.25 13:00:00
  9. 活的风险认知”,这本质上又是一种风险文化的体现。在风险的文化框架上,对于风险样态的考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风险的可见性问题,则是现代性风险的重要特质。 本文以历时性的眼光来考察事件后公众认知不确定的风险性,同时在风险样态的脉络中探讨风险可见性与认知风险的理论对接,...
    2024.06.11 15:17:00
  10. 命展开的微观权力机制中。 在1976年的法兰西学院课程中,米歇尔福柯提出了生命政治的概念。生命政治是一种旨在以复数形式的生命为对象的现代性权力形态,数字生命开始从单纯的技术内涵走向复杂的权力政治。生命的档案化、数据化就是数字生命政治的基础性治理机制,这意味着生命被建构...
    2024.05.16 15:09: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