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汇聚历史叙事、沉淀和凝缩地方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记忆孵化空间。 (一)纪念馆推动媒介记忆嵌入历史 历史记忆和英雄事迹一旦走入纪念馆即被现实化和再媒介化,也不再属于原来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而属于再媒介者和所有人,从而既完成了对原发记忆的批判和毁灭,也实现了对过去经验的合法...
    2024.08.20 09:53:00
  2. 的用心,是一种复杂的恶,复杂的恶令人目眩。而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恶,都是由技术创造出来的,只有技术能把人的或简单或复杂的恶念给现实化。 到了《双子杀手》的结尾,无情的克隆人被有情化了,他说,有些弯路,我要自己走。这句话挑明了一种恐惧甚至绝望于不可控的技术的人类妄...
    2024.05.23 10:25:00
  3. 复采莲人。”在这些诗词中,青鸟作为信使已从传递声音或某种征兆、信号发展衍变成为传递文字书写的书信或文书。这是唐人对“青鸟为媒”的现实化和在地化,显示了世俗生活中的“文字传书”对神话传说的附会和再创造。 三是青鸟成为“自由信使”。唐代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二十五》有...
    2024.01.18 09:07:00
  4. 同取向的非表征理论对“行动”、“地方”与“关系”等关键概念的征用方式,以期廓清非表征可能的理论与实践进路。文章认为,高度跨学科和现实化导向的非表征理论给传播学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对于理解媒介在传播过程之外的社会意义颇有帮助。 以往的传播学几乎不自觉地把符号表征或...
    2023.12.12 11:19:00
  5. 那么,文学艺术、现实世界和元宇宙,在并行不悖的表象之下,显然隐含着我们尚不能完全意识到的潜在冲突。元宇宙还不是成熟的体系,完全现实化还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不可能到达绝对自由的未来方向,如何厘定其中的伦理法则,同样需要人类未雨绸缪。 (二)文学与科技的融合...
    2022.07.05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