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是地球之肾,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堂。为深化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探索跨学科教育新模式,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与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于近日联合开展了《阳光下的植趣地图》植物系列科普活动,以文学与科学对话自然。此次活动以《红楼梦》中的人物生态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文学与...
2025.03.25 00:22:00
-
部门和单位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等科普教育活动,创建“江苏省国际生态学校示范校”,组织“江苏省中小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江苏省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辩论赛)等。
“青少年是生...
2024.08.16 06:44:00
-
部门和单位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等科普教育活动,创建“江苏省国际生态学校示范校”,组织“江苏省中小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江苏省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辩论赛)等。
“青少年是生...
2024.08.16 06:44:00
-
局林业湿地处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查主要采用样线法进行,根据无锡不同的生境特点,设置了75条调查路线。从4月中旬开始,由10多位动物学、生态学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专业调查队伍,首先深入全市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宜溧山地区域开展调查,详细记录动物种类、生境信息,拍摄照片和视频等。...
2024.08.13 08:52:00
-
全体验中心”“生涯规划中心”“新生命教育长廓”“小农场”“萌宠园”……这是记者在云龙区绿地小学校园内看到的生态互动场域。学校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运行整体校园系统,师生创造性利用墙壁、楼道、拐角、走廊等,营造多元、互动、有趣的学习空间...
2024.07.25 10:23:00
-
集体园,自2020年成功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以来,从构建园所生态环境,到全区首个幼儿园立项省“十四五”重点课题,再到申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始终在育人过程中创新思路,探研生态式美育课程,不断彰显“生长的园子,成长的儿童”自然教育样态。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洪蓝街道中心...
2024.07.02 17:46:00
-
是鸟类监测的一种补充方式。”冉全记录下鸟种和数量后,继续沿着道路前行,并观察两侧林间的鸟类。冉全是四川人,2021年从中国科学院鱼类生态学专业毕业后,来到盐城市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开始鸟类监测工作。通过不断观察、学习,他渐渐懂鸟态、识鸟性,并能快速识别出各种鸟类的信息,...
2024.05.22 10:20:00
-
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首次在苏州繁殖。往年青头潜鸭大多是在秋冬季居留苏州,主要在东北繁殖,华北和华中等地也有繁殖记录。曲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高晓冬研究青头潜鸭种群动态,得知消息后便找到曹连根,希望他做详细观测。“他让我把环境拍下来,说一看确实很适合繁殖,还发学术论...
2024.05.11 06:44:00
-
本次观测鸟类数量最多的点位是老山的椅山俯江台,至少观测到74只黑鸢,此次观测到的黑鸢总数大约为240只。
昨天,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生态学会联合评定的“江苏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也一并发布,南京长江新济洲洲滩湿地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它以破堤退圩、自然修复为本,...
2024.04.23 09:53:00
-
着重从师资结构、核心课程建设、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加强生态修复学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修复学专业的师资结构,引进具有国际视野与生态学、土壤学、水土保持等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与教材;整合林学、生态学等相...
2024.03.20 0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