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8条,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分析当代新闻学理论“规范性意识”(normative awareness)薄弱的问题时指出,与大量实证性研究兴起的现状相反,新闻学者对新闻实践背后的哲学和伦理基础缺乏足够的反思。他们“在哲学训练上的缺乏使得新闻学研究规范性理论始终裹足不前,这也显示了当代新闻业研究的盲点”。这个判断...
    2024.10.10 11:24:00
  2. 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7期刊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1)当下的数字永生在本质上是数字托管服务。(2)象征性不朽是人对抗死亡的哲学想象,也是一种心理路径,它以延续交往的方式实现永生;象征性不朽也是数字永生效用的核心。(3)在所有的技术性永生模式中,数字永生具有...
    2024.08.06 09:50:00
  3. 而不是由其物质构成定义。如果一个人工系统能够复制大脑的功能,那么理论上,它也能复制心智。进一步而言,心智上传的理念与超人类主义的哲学旨趣颇为相同。在超人类主义者看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颠覆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主体与客体单调二元论是一种必然的路径,在他们眼里人类的后...
    2024.04.30 10:54:00
  4. 生存方式,自我面临新的压力——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而必须时刻在线表现自己,否则就失去了人的社会性。 “我是谁”这样的哲学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当自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流时,往往会关注“人”本身的愿望。我们试着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断开连接,暂时脱离媒介,重...
    2024.04.09 12:14:00
  5. 一斑。《生成性公众观》一文另开生面,挖掘了杜威民主思想中的黑格尔源头,令读者对传播学史上著名的“李(李普曼)杜(杜威)之争”背后的哲学分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争论及其后果,在今天中国语境中仍然随处可见。《从“大宗货物”到媒介研究》一文则通过对英尼斯作品及其传记的...
    2024.03.21 09:36:00
  6. 了这部小说。这部充满黑色幽默和想象力的小说,以“一日三秋”为线索,串联了不同时间、空间和身份的众多人物,展开了关于人生选择和境遇的哲学思考。 “人间多少事,两三笑话中。”这是一位评论家给予《一日三秋》的评价。刘震云坦言,《一日三秋》书写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日常...
    2024.03.14 06:57:00
  7. 展“新时代苏州精神”研究与弘扬工作、组织社科专家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苏州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以守正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凝聚起思想引领的...
    2024.01.05 10:58:00
  8. 他不仅对中国幽默艺术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此次108件漫画精选作品分为社会的诤友、未泯的童心、幽默的哲学、通达的人生四个单元予以呈现。 传承发扬荡口古镇传统文化,打造以文化和艺术为核心引领的古镇式江南美学生活新地标。 无锡市锡州产城控...
    2023.12.15 20:12:00
  9. 澳大利亚、英国、泰国、巴基斯坦等15个国家的海外中医从业人员、海外侨胞代表等约50人参加开班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2023.10.17 11:13:00
  10.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的新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它以物质的、非物质的表现形式,体现中国治世为人的哲学思想、人文思想、道德价值和生活理念。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态延续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道路,显著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文明发展方...
    2023.08.24 17:14: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