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3条,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这些概念通常将某一种数字技术同生命体结合起来,并包含了对待“数字+生命”形式的不同态度,而隐藏在不同态度背后的,往往是不同学科、研究范式中复杂的知识文献、技术叙事以及社会公众与传播媒介共同形塑的生命想象。 今天,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崛起,让数字技术同生命...
    2024.05.16 15:09:00
  2. 新的可能性。于德山教授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1期刊文,认为计算视觉传播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在方法体系、问题视域与解题标准方面带来研究范式的转型,为传统的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学术想象力。同时,在计算视觉传播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将这一...
    2024.02.08 10:56:00
  3. 媒介域”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阐释,并致力于将其建构为一门融合了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语用学,但又有别于符号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的新学科。 2014年,中国学者陈卫星通过译著的方式将德布雷的媒介学引进国内。自此,国内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开始跳出过往把媒介当作...
    2023.12.14 10:48:00
  4. 尝试与媒介“面对面”,从而成为了传播学非表征主义的宣言。 非表征理论最早与新地理学研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其概念来源极其广泛,其研究范式可以包括行动者网络理论、情动理论、生机论、移动性理论等等。正是在这样一个松散的背景下,本文尝试探微非表征理论的源流、面向及进路。 ...
    2023.12.12 11:19:00
  5. 有完全不同范畴的属概念,而且它绝不可能只有唯一的对应关系。总体来说,种差的差异可能会带来学科视角的差异,而属概念的不同则可能导致研究范式的不同。 以人的概念为例。亚里士多德将人定义为政治动物:“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而卡西尔在《人论》中对人的定义是“符...
    2023.05.30 11:54:00
  6. 播理论应具有国际学术品性。华夏传播理论不仅包含中国人独特的生存形态、丰富的思想资源、特别的表达形式,也拥有由学术概念、学术命题、研究范式和逻辑关系组成的分析、阐释特定传播现象和问题的言说系统,还应具有同世界传播学术互动交流、互补共进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学术品性。华夏...
    2023.05.25 10:06:00
  7. 环境下隐私本质及隐私权益理性处置的深化认识作用有限。 二是部分研究成果既不属于社科法学研究思维,亦不能归为教义法学研究思维,学科研究范式意识不够清晰。目前的多数研究成果仅是抽象地将隐私作为“风险”、“隐私不保”或“伤害”问题对待,但对缓解问题的对策思考或理论解构的...
    2023.05.23 16:40:00
  8. 年文化研究的触角已经伸向各个领域,逐渐与社会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汇聚,形成一种跨学科整合的取向。不仅融合了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的研究范式,将风格、抵抗、收编、权力、阶级、身份认同、新部落、文化资本、场景等理论融合在一起,也将物质性、身体、数字劳动、空间等视角引入,...
    2023.04.18 14:30:00
  9. 础研究创新发展的引领态势和竞争新优势?冯少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推动基础研究范式变革上探索新路径。着重关注“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如何培养”“怎样建设良好科研生态环境”等问题,为优化科技...
    2023.03.08 10:25:00
  10. 联动,以数字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新发展。 同时,正大天晴药物研究院的张寅生博士指出,目前AIDD+CADD的组合技术在制药产业界成为新一代的研究范式,AI已经进入了大部分目前的药物研发管线。而目前数据的跨机构分享,算力算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AI技术人才和医药人才的融合,有希望进一...
    2023.03.03 1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