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和保护修复,确保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管...
2025.07.31 09:36:00
-
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各类空间功能,打造最精美生态长廊、最精致文化长廊、最精心旅游长廊和最精彩创新长廊。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大运河暨苏申外港两岸规划》。《...
2023.06.22 12:13:00
-
市更新试点城市,南京“城市更新”蓄势待发。
2021年4月25日,南京市公布《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围绕居住类地段、生产类建筑、公共类空间和三者组合形成的综合类片区四种类型开展试点。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更新改造意味着推倒重来。对于南京老城区而言,因资源配套的成熟性...
2023.01.17 10:05:00
-
和用电时间段,“揪出”家中的用电大户,通过大数据优化,给用户提供用能分析和节电建议。“如数据监控发现居民家中空调的用电量远大于同类空调的用电量,则说明该空调可能到了使用年限。系统会测算出,旧空调高出的用电量与更换同类新空调的费用之间的性价比。”冯隆基说,目前负...
2019.05.22 09:18:00
-
制机制5项重点任务。
在优化农业绿色空间布局方面,将按现状基础、资源禀赋条件、未来发展需求及功能定位,衔接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快形成“一环一带四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
农业生态资源...
2018.07.13 09:36:00
-
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预期为950万人左右。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29.4%以内,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规模分别控制在1450、3161和1976平方公里以内,三类空间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分别约为22%、48%和30%。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不低于23....
2017.08.25 22:28:00
-
构建“一区两片四轴”总体空间布局和“两主四副多线”生态安全防护格局,明确到2020年全市开发强度控制在18%以内,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优化为10:62:28。同时将全市104个乡镇合并成57个,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将“生态+”注入城市建设之中,“水绿相映、城在园中、水在城...
2017.06.22 0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