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的创制性规定。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表示,立法针对性加强了我省特色生物物种的保护,如银缕梅、宝华玉兰、秤锤树等珍贵、濒危维管植物;丹顶鹤、麋鹿等珍贵、濒危陆生脊椎动物;中华虎凤蝶、拉步甲等珍贵、濒危陆生昆虫;长江江豚等珍贵、濒危水生生物。立法还对野生生物遗...
2025.03.28 09:26:00
-
种群,数量均超过全球区域种群数量的1%。
当地通过生态修复、功能再造、景观提升,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704种。其中,维管植物584种,昆虫404种,水生生物436种,陆生脊椎动物280种,含两栖爬行类37种、鸟类224种、兽类19种。
昔日普通的江中小岛,如今变身为生态宝库...
2024.05.31 09:14:00
-
次发布苏州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
苏州已全面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全市共记录各类物种4353种,处于全省上游水平,其中陆生维管植物1578种,陆生脊椎动物355种,陆生昆虫1135种,水生生物1285种。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珍稀濒危物种共120种,被列为极危(CR)...
2024.05.23 08:52:00
-
鸟相呼,这些小精灵为冬春交替时节增添了生机。最近的一次生物“家底”调查显示,蠡湖湿地公园物种丰富度较高,共有湿地生物964种,包括维管植物553种、陆生脊椎动物150种、水生生物261种。其中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23种,包括一级保护物种苏铁、水杉和银杏,二级保护物种水蕨、野...
2024.03.12 09:42:00
-
林步道。实施“灵白线”山体植被恢复、天平山森林抚育等造林绿化示范工程,因地制宜亮化山上建筑29座。全市累计发现陆生野生动物497种、维管植物1496种。
当下,“园林之城”又迈向“湿地之城”,苏州深入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谱写着城市水绿交融的新篇章。去年10月10日至12日,国家...
2024.01.18 10:46:00
-
太湖,为我市首次记录;“极危”物种黄胸鹀则在市区、宜兴多地有发现。初步统计,江苏仅分布于无锡的物种有40种。其中,银缕梅、蓝果树等维管植物38种,陆生脊椎动物为凹耳臭蛙、脆蛇蜥两种。
“这些重要物种的发现,表明无锡在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宜兴低山丘陵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效显...
2023.10.02 08:54:00
-
湖间的重要生态廊道,属于城市和太湖间的过渡水域。最近的一次“家底”调查显示,蠡湖湿地公园物种丰富度较高,共有湿地生物964种,包括维管植物553种、陆生脊椎动物150种、水生生物261种。其中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23种,包括一级保护物种苏铁、水杉和银杏,二级保护物种水蕨、野...
2023.07.17 10:07:00
-
达30种以上。他说,贡湖湾湿地公园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观测站内配套了无人机、红外相机、环境DNA采样装置等仪器设备,“有利于我们对维管植物、昆虫、两爬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各类水生生物等类群开展调查观测。”
“全面推进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摸清最终物种数、国家重...
2023.05.23 09:41:00
-
自然中的“生产者”,植物的多样性也决定着整个自然界中物种的多样性。此次调查人员共在无锡调查到高等植物1417种,包括苔藓植物228种、维管植物1189种,物种资源较为丰富。
在“国宝级”植物方面,共统计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18种,主要有银缕梅、银杏、野大...
2023.02.23 10:39:00
-
鸡和小太平鸟。至此,天福湿地现已监测并记录到鸟类214种,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黄胸鹀),国家II级保护鸟类32种;监测并记录到维管植物549种,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4种;监测并记录到昆虫325种。此外,天福湿地还记录到底栖类15种、鱼类35种、两栖爬...
2022.12.29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