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6条,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由38户农户参与、106亩土地入股的解塘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 这块连片耕地位于解塘村上荣冲,在“亚夫团队工作室”农技专家的指导下选择“绿肥—稻鸭共作—秸秆还田”的立体复合循环模式种植有机越光水稻。同时,在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下,解塘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与周边村庄...
    2024.07.14 06:45:00
  2. 此,“铁姑娘”们配合老队长巴一恺搞了许多试验,先是广种耐碱去盐的苕子、豌豆来改良土壤,后又用河淤、秸秆还田去碱,再通过引种水稻与绿肥换茬等办法,终将土地培肥盘活,在那个年代完成了旱谷亩产一吨粮的壮举。 “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到田间地头,中午也不休息,一直干到晚上八九...
    2024.04.26 15:33:00
  3. 1年开始,农场承包的3000亩地每年都是一稻一麦轮作,两季粮食加起来,扣除各项成本后,基本不赚什么钱。2019年起,她拿出350亩地探索“一绿肥一水稻”新型种植模式。 冒着小雨夹雪,跟着许芳,记者来到稻田里,两个多月前种下的紫云英种子已经长出星星点点的嫩芽。“再过两个月这些...
    2024.02.25 07:05:00
  4. 市场渠道 “人家收完水稻种小麦,我们这里种‘草’。”在天王镇戴庄村一处农田,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说,田里种的是红花草等绿肥,可以帮助土壤缓解“疲劳”,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 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是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闯出的新路。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带...
    2024.02.21 06:39:00
  5. 安全多作贡献,是江苏科技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使命担当。 沧海变桑田,从晒盐场到农耕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修堤筑堰、废灶兴垦、勤种绿肥。从清末状元张謇带领乡亲们在盐碱地上种棉花开始,重盐地块的改良利用就破题开篇。据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通过...
    2023.12.31 06:47:00
  6. 技术研究。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副主任、扬州大学教授戴其根介绍,通过淡水洗盐、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增施土壤调理剂、冬种绿肥等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措施,有效促进耕作层土壤盐分下降、肥力提升。在种稻前通过采用“耕、泡、旋、排”流程,中盐土循环洗盐1—2次,重盐...
    2023.10.30 07:01:00
  7. 10年探索,脱盐技术相对成熟,从3年脱盐到当年脱盐,再到百日脱盐、一个月脱盐,现在仅用3天脱盐。”茆训东说。为改良地块,他们想到混播绿肥,在盐碱地种上野麻菜、黑麦草、苕子和油菜,每亩绿肥产量超1.2万斤,对加速盐碱地培肥改土功不可没。 垛田水上“漂”,开满幸福花 初秋的...
    2023.09.23 07:05:00
  8. 湖流域16个涉农县(市、区)实现“两制”全覆盖。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引导应用水稻直播改机插、水稻油菜轮作、小麦大豆轮作、小麦绿肥轮作等种植技术和模式。 我省坚持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率为目标,指导养殖场合理布局生产功能...
    2023.08.31 06:38:00
  9. 一处绿色休憩空间。 大面积增加绿化,令居民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绿化废弃物,给社区低碳运行增添不少压力。如何将“绿废”变“绿肥”,成为打造零碳社区要破解的一个问题。 “零碳社区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便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将修剪的树枝、落叶等集中在园林废弃物集...
    2023.08.24 06:54:00
  10. 上了“绿衣裳”。鸭子在稻田里穿梭,自由采食田间杂草、浮游动植物和害虫。 水面上的“绿衣裳”其实是放养的绿萍,作为富含氮磷钾的有机绿肥,绿萍肥力高、没有污染,稻鸭萍共生能让水稻长得更好,今年该村共投放了1200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蒋巷村...
    2023.06.18 06:51: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