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燕枫表示,立法针对性加强了我省特色生物物种的保护,如银缕梅、宝华玉兰、秤锤树等珍贵、濒危维管植物;丹顶鹤、麋鹿等珍贵、濒危陆生脊椎动物;中华虎凤蝶、拉步甲等珍贵、濒危陆生昆虫;长江江豚等珍贵、濒危水生生物。立法还对野生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对珍贵、濒危物种遗传...
2025.03.28 09:26:00
-
木和草丛中,其背部颜色鲜绿,善攀树、跳跃,憨态可掬,极具观赏性。大树蛙是“三有”保护动物,根据江苏省林业局今年发布的《江苏省陆栖脊椎动物名录(2024)》,此次在宜兴发现的大树蛙属江苏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在蛙类方面,调查人员还在宜兴市竹海景区发现了凹耳臭蛙的踪迹。凹耳臭...
2024.08.13 08:52:00
-
过生态修复、功能再造、景观提升,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704种。其中,维管植物584种,昆虫404种,水生生物436种,陆生脊椎动物280种,含两栖爬行类37种、鸟类224种、兽类19种。
昔日普通的江中小岛,如今变身为生态宝库。
(“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
2024.05.31 09:14:00
-
性本底调查成果。
苏州已全面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全市共记录各类物种4353种,处于全省上游水平,其中陆生维管植物1578种,陆生脊椎动物355种,陆生昆虫1135种,水生生物1285种。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珍稀濒危物种共120种,被列为极危(CR)的有8种;记录到国家...
2024.05.23 08:52:00
-
条中华鲟被志愿者放流到长江里。参与放流的志愿者一边放流一边高喊着:“回家啦!”现场气氛热烈且温馨。
据悉,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和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
2024.03.27 10:36:00
-
为冬春交替时节增添了生机。最近的一次生物“家底”调查显示,蠡湖湿地公园物种丰富度较高,共有湿地生物964种,包括维管植物553种、陆生脊椎动物150种、水生生物261种。其中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23种,包括一级保护物种苏铁、水杉和银杏,二级保护物种水蕨、野大豆、林雕、红隼、...
2024.03.12 09:42:00
-
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委选出获奖作品52件,其中,《史前巨兽-一块化石的新发现》、《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等两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探秘化石之旅》、《千年串珠的前世今生》、《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参观博物馆》、《...
2023.11.28 21:43:00
-
骨骼能形成礁石,并可在埋藏于地层中形成珊瑚化石。
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是腔肠动物门已经灭绝的化石类群,它们是古生代常见的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其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古生代地层划分的重要标准化石分子。开展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的研究主要通过其保存在岩石中的骨骼部...
2023.10.26 15:56:00
-
录;“极危”物种黄胸鹀则在市区、宜兴多地有发现。初步统计,江苏仅分布于无锡的物种有40种。其中,银缕梅、蓝果树等维管植物38种,陆生脊椎动物为凹耳臭蛙、脆蛇蜥两种。
“这些重要物种的发现,表明无锡在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宜兴低山丘陵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效显著。”南京大学环境...
2023.10.02 08:54:00
-
耕的周期轮换的生产方式。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使得水稻田可以为鸟类提供多种食物,例如休耕期时水稻田中残留的谷物、绿色植物;耕种时的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昆虫。并且水稻田独特的蓄水灌溉模式还可以为水鸟等提供合适的生境。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万琪儿/文 记者 张健/摄)
...
2023.09.25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