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激荡奔腾;沿海发展,动能澎湃。巨大门机起伏升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昼夜奋战……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变成了繁忙的港口码头和火热的项目现场。初秋的滨海,充满生机与活力,展开了一幅幅生机盎然、万物竞荣的动人画卷。
(盐城港滨海港区新...
2024.10.25 16:39:00
-
讲述着那个火红年代的动人往事——“革命青年志在四方,扎根农村扎根边疆”。
“林周农场建于1966年,由当地干部群众和全国各地青年在荒滩上建造。”林周县文旅局副局长、江苏援藏干部邵伟说,这里曾经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后来在多方改造下,成为西藏的红色教育基地。
2017年,...
2024.08.27 06:46:00
-
达孜工业园正按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升级改造。2002年,在镇江第三批援藏干部推动下,达孜工业园落成于拉萨河边的荒滩上。20多年来,经过一代代援藏干部接续努力,达孜工业园区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个、自治区著名商标5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创成西藏首家...
2024.08.27 06:44:00
-
态资源丰富。近年来,东台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变生态高颜值为经济高价值。50年来,一代又一代林工辛勤付出,昔日贫瘠的沿海荒滩成为今天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总面积6.8万亩,共有652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超90%。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见的...
2024.08.10 06:41:00
-
不到7点,西港特区大门口就已车水马龙,约3万人陆续涌进来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国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西港特区,从一片莽原荒滩蜕变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之一。截至目前,西港特区累计引入来自全球各地企业188家,区内企业数量约占西...
2024.07.31 07:14:00
-
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锅炉改造、储水池建设等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建设,用好6万吨全封闭式煤仓,扎实推进3000亩生态林项目,为戈壁荒滩奉献一片“俄矿绿”。
汇聚建“家”合力,保持和谐发展的定力
该公司深刻践行“让全体俄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通过持续深化“...
2024.07.16 10:28:00
-
果、核桃等挂满枝头,水网密布,绿树成荫,俨然一派“塞上江南”的好光景。“近年来,公司算好‘绿色账单’,采取‘塌陷区覆土绿化、戈壁荒滩植树造林、湿地生态园开发’三位一体建设模式,建成生态河、生态湖、苹果园、杏园等,目前在矿外戈壁荒漠完成1050亩湿地生态林建设,栽种...
2024.07.09 11:04:00
-
公里的滩涂,从干涸的淤滩上拉来100多年前张謇兴办大丰公司时留下的古老沉船,还找到几只搁浅在海滩的晚清铁锚,在这片被岁月遗忘的亘古荒滩上,建起一座生物遗民研究所,意在保护南黄海湿地现存的近千种生物遗民。
马连义刚回盐城时,正是39头麋鹿自英国伦敦重引回国、落户大丰黄...
2024.06.25 09:23:00
-
兴有我”主题,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信仰是永恒的坚守》《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太行奶娘》《唯有植树志常在,敢教荒滩变绿洲》《青春的抉择》为题作示范宣讲,帮助青年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认识,将学习与思考成果转化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结合点、着力...
2024.06.24 10:56:00
-
老手,张龙兵从2005年开始养殖蟹苗,蟹苗和轮虫培育面积从开始时的100亩扩大到如今的200亩,年产蟹苗6000斤,年销售额近200万元。
昔日的荒滩碱地如今却是寸土寸金,“长”出育苗产业。目前,射阳建成沿海生态育苗基地3.5万亩,拥有各类育苗企业超100家。除了上海、江西、安徽、浙...
2024.05.24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