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措施。(央视网)
3.涉稀土,我国科学家有重要发现: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种名为乌毛蕨的蕨类植物体内,不仅发现大量富集的稀土元素,还首次观测到这些稀土元素在植物组织细胞间“自我组装”,形成了一种名为“镧独居石”的矿物。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天然植物中发现稀土元素的生物成矿现...
2025.11.08 09:27:00
-
案。”学生们外出遇上江阴大桥堵车,回来就追着她问:“能不能搭一个会‘疏通’的大桥模型?”她引导孩子们琢磨解决方案:先用摄像头实时观测桥面车流,再根据不同时段的人流方向调整车道,比如往靖江方向车流多的时候,就开通“潮汐车道”,让通行效率更高。卢子星说,遇问题先想...
2025.11.06 09:34:00
-
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巩固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实施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和海域海岛开发利用,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深海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坚定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提...
2025.10.29 09:46:00
-
的,由上一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提供响应支援或指挥协调应对工作。
3 监测报告
3.1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报和预警,及时对地震预测意见和可...
2025.10.22 10:13:00
-
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示范引领,积极推广新型适用技术、治理模式和优良品种。
21.提升调查监测评估水平。持续推进典型生态系统观测站点建设,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站网,畅通数据共享渠道。依托相关平台,实施工程综合调查监测,加强沙尘源和传播路径监测分析,开展沙尘溯源...
2025.09.24 09:50:00
-
理,开展近海海底、养殖用海调查,构建海洋大数据平台。深化海域海岛有偿使用改革,探索养殖用海市场化出让,探索对助航导航、测量、气象观测、海洋监测和地震监测等公益设施用岛简化审批手续和申请材料。推进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制度创新,支持海域使用权通过申请批准或者采取招...
2025.09.24 09:47:00
-
第二十七条 除下列活动外,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
(一)为保护国家公园开展的调查监测、生态修复、管护巡护等活动,科研观测、基础测绘、文物保护、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活动,以及国家机关依法履行执法职责确需开展的活动;
(二)原有居民必要的生产生活活动,以...
2025.09.24 09:39:00
-
线潜入南海碧波。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工程学院王刚教授团队研发的敏捷型水下机器人“海龟”的真实工作场景。它不仅实现了近海底环境观测的厘米级突破,更以灵动身姿颠覆了传统水下机器人“笨拙”“僵硬”的刻板印象,开启一个更加精准、高效、环保的水下探测新时代。(科技日...
2025.09.23 14:49:00
-
星因地表氧化铁呈现红色,被称为“红色星球”;讲解恒星与行星的本质区别,说明太阳作为恒星能自行发光发热,而行星需反射恒星光线才能被观测到。结合星球灯制作演示,指出不同颜色对应的星球环境特点,例如蓝色常代表星球表面有大量液态水,黄色可能象征干旱的岩石地表。
在老师的...
2025.09.22 14:43:00
-
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从西湖挖出的水草淤泥无数,无处倾倒,再次形成了新的问题。为了长治久安,彻底根治西湖水患,苏轼来到西湖边观测,他发现西湖南北距离几十里,环湖一趟实在是太远了,于是想了个办法,将这些水草淤泥堆积在湖中,形成一条新的长堤,此举不但废物利用解决...
2025.09.18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