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的新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日常和文化体验,成为建构中国人形象的新形式和新视角。外籍网红跳出中国人自媒体的主体性话语方式,以民间身份的“他者”视角参与国际叙事和中国人形象建构,在可信度和接受度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但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文化霸权等因...
2024.07.18 11:40:00
-
行加工剪辑,推动了多轮传播。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感底色和互动呼应,网络空间主流舆论和价值观的建构才有了良好的基础。传统媒体也随着话语方式、传播方式的转换,不断拉近与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距离,从而提升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2021年7月-8月,现代快报制作的“我比任何时...
2022.04.19 09:25:00
-
编者按:现有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学者们较多聚焦于话语方式、文化特质、社会意义等方面的考察。罕有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视角来探讨网络流行语在营销中的具体呈现法则及规律的研究,也缺乏从批判视角审视网络流行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未来应对策略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2022.03.08 09:18:00
-
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需要尊重传播规律,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生产出适合不同传播渠道和受众特性的差异化产品,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各类舆论场;积极引导舆论,面对负...
2021.10.21 09:56:00
-
兴趣和爱好买单的一群人,也就是俗称的“为爱氪金”。基于共同趣味而走到一起来,也因为这种相似的行为举止,使他们开始用一种无需挑明的话语方式和特殊符号来进行内部交往。而行家的表现往往更是能获得圈层内部的尊重和膜拜。
网络亚文化圈层的内交流系统形成了自身特殊的话语规则,其...
2021.06.15 09:19:00
-
不少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强我弱观。认为造成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传播霸权。二是话语方式观。认为中国传媒“讲故事”的方式,需要研究如何提升对西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无的放矢观。认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策略上比较粗放...
2021.01.13 13:21:00
-
的社会结构……通过集中传播和情报活动的手段对社会的政治生活进行科学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要克服“本领恐慌”,学会新手段,把握新媒体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
2020.11.23 1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