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现“垃圾时间”这一提法的影子。
没有理论依据,却能“横空出世”,“历史的垃圾时间”成为“顶流”话题,精准迎合了互联网上一些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先讲情绪再讲理”的传播偏好,充满了推波助澜的痕迹。这个理论不讲具体问题,而是用宏大的叙事背景,杂糅个体的人生感受,偷换概念、制...
2024.07.17 06:46:00
-
和中试混淆,把最理想情况下数十年之后可能达成的“养活8000万人”描述成立等可就的前景,一方面是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一方面还是出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而这一切显然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传播。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海水稻”成果的含金量包括他的人品都无懈可击,但有关他的报道比其...
2018.07.31 18: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