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士研究生李海敏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刊文,发现在叙事过程中,外籍网红创新使用采访对话、实拍记录、剧情演绎的形式策略,灵活运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客观、真实、生动呈现了中国人的多元形象。由此反思中国的国际叙事,亦可通过借用他者视角来创新叙事模式、呈现立体中国、寻...
2024.07.18 11:40:00
-
2023年第6期刊文,认为灾异谣言是宋代一种非常典型的谣言形式。这种谣言以天灾人祸、异象怪事等为素材,通过官方谕旨、诏书、奏疏及民间语言符号等载体进行传播。灾异谣言煽惑了民众的情绪,造成社会的不安和动荡。因此,宋代官方积极介入民众关切议题,应对谣言的传播变化,通过一系列...
2023.07.13 12:24:00
-
等),中国古代传播社会史研究(宋代、交游圈、同题、交游话题、宗教信仰等),中国古代传播媒介研究(中华文明、传播方式、传播模式、非语言符号雕版等),文化交流互鉴研究(唐宋文化、华夏传播、文明传播、黄河文明、西方中心主义等),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传播考古、返本开新、传播...
2023.02.09 18:11:00
-
包括远程交往、想象交往、虚拟交往等。其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交往成为这一时期人类交往的主导形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以数字化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交往方式,具有交往主体的虚拟性、交往客体的虚拟性、交往载体的虚拟性和交往时空的虚拟性等特点。交往中交往对象没有被主体直接...
2022.08.02 11:39:00
-
尤其是听觉体验的打磨。作为数字媒介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诗歌早期的传播即通过酬唱、吟咏等方式来完成,借助口语或眼神、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符号以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诗歌接受者则会调动自己的感官系统特别是听觉系统来接收诗歌信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听...
2021.11.09 08:52:00
-
的新型多语言横排表情符号“顔文字”(kaomoji)。目前常见的顔文字很多源于日本,但是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日语、英语国家,并基于多语言符号中象形元素的拼贴、嫁接组合构成更具有个性化、创造性、艺术性的表情符号。例如(д)中的嘴来源于西里尔字母,(=^ω^=)中的嘴,则来源于...
2021.08.03 09: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