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对王某名誉权的侵犯?
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九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
2025.10.31 09:20:00
-
提起公诉。泗洪县陈某某为发泄不满,捏造多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不实信息,指使他人制成视频帖文在多个平台散布,今年9月因涉嫌诽谤罪被逮捕。外市人员魏某某为逃避履行生效判决,捏造申请执行人丈夫明某某索贿20万元,去年9月被治安处罚。
今年以来,宿迁纪检监察机关共...
2025.10.29 09:34:00
-
库”、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网站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在担任管理员的聊天群组内肆意发布被害人隐私信息,编辑、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等违法犯罪信息,利用互联网实施网络暴力。不知情的网民对被害人社交媒体账户实施辱骂、短信、电话轰炸、线下跟踪骚扰等,严重影响其正常...
2025.10.21 13:50:00
-
视新闻)
3.特朗普翻案失败: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重新审理女作家卡罗尔起诉其性侵和诽谤一案的请求。按此前的裁决结果,特朗普仍须赔偿8330万美元。(中国新闻网)
◇ 拾 趣
藏钱的“天花板”级操作:近日,浙江舟山,一位老人...
2025.09.10 10:07:00
-
的“精日”行为的法律责任。
“当时社会上有一些‘精日’分子做出罔顾历史的侮辱性行为,包括否定、歪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侮辱、诽谤大屠杀死难者和幸存者,我们在条例中专门作出禁止性规定。”孙勇说,此前对这类“精日”行为的处理依据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了这部条例...
2024.09.19 06:47:00
-
关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近年来,“饭圈”领域频现网络乱象,极易滋生网络谣言。我省公安机关强化预警预防,专题梳理造谣攻击、侮辱诽谤、拉踩引战、围堵“追星”、跟踪偷拍等线索1100余条,挖掘涉诈、涉毒、“黄牛”倒卖或哄炒门票、非法兜售明星个人信息等线索260余条,侦破...
2024.09.13 06:50:00
-
师简单把教育惩戒权理解为“惩罚权”,使孩子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家校关系受到影响。
这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依法惩处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等言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有利于让教师理直气壮行使惩戒权,免除其更多后顾之忧。
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塑造...
2024.08.29 06:46:00
-
□ 胡 波
“身正不怕影子斜”,意思是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正直,就不怕别人的非议或恶意诽谤。但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超凡脱俗,真正做到只管身体正不正,而不在意影子斜不斜。当我们的领导干部在遭受误解、诽谤时,能不能及时为他们正名,帮助他们摆脱“影子焦虑”,让他们轻装上阵,...
2024.08.27 06:47:00
-
侵权频发现象,建议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张乃文、陈澄、方祝元、刘庆等代表提出,要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完善网络侮辱和诽谤罪的立案标准,进一步加大司法惩处网络暴力力度,重视网络搜索引擎违背用户正常需求扰乱搜索排序结果等问题,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孙春梅代...
2024.03.09 22:00:00
-
(笔名“五月牛”)在写作上求新求精,他的“武大郎系列杂文”去年又发表3篇:《武大郎的学历问题》《武大郎捅了马蜂窝》《武大郎公断“诽谤案”》,其中《武大郎的学历问题》被《杂文月刊》转载。他的另一篇杂文《喝的什么彩》在《演讲与口才》发表后,也被《杂文选刊》转载。
东...
2024.01.09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