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从零开始进行预算决策,重新“切蛋糕”,难免受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干扰,这对决策方式及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零基预算改革,多个省份相继开展零基预算改革的新一轮探索。
零基预算改革背后,蕴含着...
2024.10.23 06:55:00
-
积极争取,更好统筹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抓细一批民生性改革。尽管近年来镇江财力有限,但每年坚持将7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镇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扎实办好年度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改善型住房建设、商品房...
2024.10.08 06:38:00
-
发布局科创园区,与已经成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合作,强化软件与硬件同向发力。科创园区不仅能够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改善就业环境、提高财政收入,成为推动地方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也将为省属企业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更能促使不同科研院所集聚在统一载体,协...
2024.09.29 19:02:00
-
湖”,入选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始终坚持为民宗旨,幸福指数持续提高。近年来,阜宁坚持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自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18项,总投入达85.7亿元。近10年累计改善农房4.8万户,改造棚户区40.65万平方米,...
2024.09.20 10:36:00
-
技产业园区面积最小,却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过去10年仅新增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却创造了相当于南通单个县(市、区)1/10的GDP、1/5的财政收入;近3年,工业产值实现翻番;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0%。
秉承“在苏通大桥北翼建设一个新的苏州工业园”愿景而生,苏锡通园...
2024.09.10 06:50:00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94年的234倍、202.3倍和29倍。达孜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普布仓觉说:“上世纪80年代达孜财政收入只有2.5万元,2004年达到400多万元,这都是江苏援藏干部来了后大力招商引资带来的结果。”1996年,曲水县财政收入只有27万元,全县连一部...
2024.08.30 06:38:00
-
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接力打造,吸引了一大批高原特色生物、医药医疗、民族手工业企业入驻园区,把园区建成达孜经济的“顶梁柱”,贡献了全区财政收入的九成以上。基于进驻企业,许多生产工艺和产品展现了西藏独特的非遗、藏医、美食文化,加上达孜·丹阳眼镜城的加盟,达孜正按照国家工业...
2024.08.29 06:38:00
-
标3个、自治区著名商标5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创成西藏首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园区经济成为达孜的“顶梁柱”,贡献了全区九成以上财政收入,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达孜工业园区企业展品展览馆内,青稞啤酒、青稞醋、玫瑰面膜、古藏香...
2024.08.28 06:45:00
-
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江淮绿心”更加多姿多彩。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建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近10年累计改善农房4.7万户,完成棚户区改造10410户、老旧小区综合整治78个。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站位新时代,面对未...
2024.08.23 17:04:00
-
每十天半个月进行一次的赶集、展销活动,让这里一“位”难求,村集体每年仅摊位费收入就达40余万元。去年以来,该镇因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收入近3000万元。
在丹徒区谷阳镇华村村,一大片低洼窑地已荒废10多年。在谷阳镇人大推动下,镇村两级与丹徒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300万元,建...
2024.08.20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