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壁等距分布7个支钉,可用来支撑陶罐,下端一侧的拱形豁口,应是放柴禾的灶门。这些都证明了古蜀先民在4500年前就已经以稻米为主食。
贺云翱:判定稻作文明起源,首先是当地要具备适于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生长发育的气候与环境;其次,要发现有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的普通野生稻...
2024.10.31 06:54:00
-
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以及文化走出去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江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强省。”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举例说,比如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方面,江苏领先全国,在世界上也有相当影响,“这些...
2024.10.07 06:43:00
-
8月31日,“千年寻迹——江苏大运河文化展暨科普研学活动”在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开幕。
本次展览是对贺云翱教授编写的《新时代“大运河之歌”》以及扬州市政府组织编写的《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等运河主题图书内容的整合,是省文化产业协会、河海大学出版社、晨光1865园区...
2024.09.01 07:04:00
-
都有孙子了,还经常送衣服来改造。贺阿姨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补上衣服的洞,却把自己的人生补圆满了。
对了,这位在空调下干活的阿姨名叫贺云梅。
不睡驾驶室,整夜睡空调房
入伏以来,中午的龙潭港口,水泥地面烘烤着上货下货的一辆辆大卡车。每当这个时候,60岁的货车司机谷文桃都...
2024.08.12 07:16:00
-
的观众中,10岁至39岁之间的观众占七成以上。
“如今的年轻人是文博意识觉醒的一代,文化素养、审美品位普遍提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热”背后是人们对更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折射出的是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
苏博最“婉...
2024.04.17 06:55:00
-
院应当对讲解员进行科学引导,审核导游的讲解词等内容,对于一些符合资质、讲解能力佳的导游给予进馆支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贺云翱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增强正规导览服务,去年5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率先试水,允许经过馆方培训和考核的旅行社持证导游在...
2024.04.03 06:33:00
-
化名城,但它们大多数还没有设立考古机构。历史文化名城地下拥有大量文物,其特性之一是不可再造性。”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当前城市开发建设较快,对地下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尤其显得紧要。没有专业的考古机构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丰厚的地下宝藏,...
2024.03.10 07:05:00
-
扬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赓续江苏千年文脉,博物馆必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以来,成为江苏热门博物馆之一。淮安正在建设的中国水工科技馆,已建成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戏曲博物...
2024.03.09 06:48:00
-
长江,此次数字大展让每位观展者都能从中品出自己意象中的长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
如何让长江“始终在线”?如何让“我与长江”的对话持续?作为大展承办方,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表示,让更多观众感受长...
2024.01.19 06:40:00
-
形式上的“破圈创新”,更是国家文化大数据对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次实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坦言,“从物理长江到数字长江,从文化长江到艺术长江,此次的数字大展数字化和艺术化的结合非常成功,让人耳目一新。”
看过展览后,中...
2023.12.20 0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