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点示范;建立碳普惠机制,逐步推动碳普惠规则共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和项目互认。
第三十三条 支持示范区强化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本底调查、监测、评估、保护和修复,规范增殖放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
支持示范区实施生态系统...
2024.04.03 06:34:00
-
采集为主、目击和照片记录为辅,确保了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照军等2006年发表的《江苏骆马湖湿地鸟类资源及其保护》,报道了徐州鸟类246种。2023年,徐州市铜山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工程师张越已等发表《徐州市铜山区野生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共报...
2024.01.04 17:40:00
-
彼此衬托,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2022年,苏州市首次全面开展野生植物资源普查,旨在摸清全市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完善野生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档案,评估野生植物资源生存环境现状,促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此次普查中,除了西山岛的毛脉槭,调查队员还在吴...
2023.06.20 10:58:00
-
利用科技赋能、创新手段,加强文物保护,普及文化历史,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连接现代生活,让文化遗产助力时代发展,让人民大众共享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发展成果。
科技赋能,全方位解读地域史前文明
6月2日,位于无锡阖闾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一台台摄像机把镜头对准了“...
2023.06.11 12:13:00
-
兴趣培养、地质精神传承、地域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益性地学科普教育阵地。“青少年可以通过实物标本和科普解读,了解各类岩石、矿物、矿产资源及其用途,还能通过自主实验,激发探究热情,提高呵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校长曹铃表示,地学科普馆二期将充分利用...
2022.11.03 11:23:00
-
栖息地,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域山势陡峭,生态敏感度较高,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
“登山人员的涌入,不仅会严重影响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也会对土壤甚至地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大量珍稀地被植物可能被踩死,导致地表土壤裸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土壤板结、雨季水土流...
2022.05.14 07:18:00
-
式,为在全区推广这一技术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稻田+”种养新模式是运用科技手段,利用水稻生产特点,在其生育期内利用稻田水土资源及其水草、衍生物等同步放养龙虾、螃蟹、泥鳅、鸭鹅、龟鳖莲藕等水生动植物。作为“水稻共生”新模式,该项技术具有共生动、植物生育期不使用农...
2017.03.2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