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文化观察团:长江流域是稻作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个判断,究竟有哪些考古证据可以佐证? 裴安平:长江流域拥有截至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起源的证据,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均出土距今15000年左右的稻作遗存。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距今9000—8000年,是长江中...
    2024.10.31 06:54:00
  2. 生和家长在徐州博物馆参观了“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等展馆。活动中,志愿者向大家耐心讲解了关于传统刻印汉字起源的文化知识,刻印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价值。活动现场,志愿者还穿插讲解了“扫黄打...
    2024.08.27 18:29:00
  3.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张菲菲)为了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6月25日,晓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走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探索生命奥秘。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作为国内著名的自然科学普及和教育基地,收藏了丰富的古生...
    2024.06.27 09:22:00
  4. 对该遗址进行的第6次考古着重对遗址、遗迹的探索。 “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种现象,先民垒筑高台作为居住区,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表象。”于成龙说,寺墩顶部发现多条宽约半米的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结合墩体处于双重水系正中心的情况,说明墩体可能是“...
    2024.03.03 07:40:00
  5. 象风貌。 在王建国看来,就江苏而言,对长江文化“源流脉态”的再认识和传承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重视长江江苏段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极高价值;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实操共构;进一步彰...
    2023.11.18 06:36:00
  6. 荡涌来。 “东山村遗址考古成果展”是张家港博物馆的常设展览。1989年,在距长江3公里处,东山村遗址重见天日,揭开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站在101号大墓出土文物前,张家港博物馆馆长钱峻对记者说,这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时代为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023.08.04 10:49:00
  7. 浩荡涌来。 “东山村遗址考古成果展”是张家港博物馆的常设展览。1989年,在距长江3公里处,东山村遗址重见天日,揭开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站在101号大墓出土文物前,张家港博物馆馆长钱峻对记者说,这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时代为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023.08.04 06:46:00
  8. 展厅和一个GMP标准实验室展示区,集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该馆运用三维动画、多媒体触屏、智能引导等数字化技术创意展示了生命起源的全过程,以及再生医学在人类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并通过交互式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走进生命科学,直观、轻松地...
    2022.05.11 10:38:00
  9. 员、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张道锋主讲《命运流转 天道不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趣谈》。从古人仰头望天那一刻开始,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中国文化历来讲求天人合一,天文历法与国家的治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
    2021.01.08 15:50:00
  10. 生命演化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是距今约25亿年前的化石资料非常有限。“由于缺少决定性的化石证据,真核生物起源也被称为生物界仅次于生命起源的第二大谜团。” 这些化石大小只有几十微米 2002年,尹磊明带领的团队在山西五台山一带意外发现了零星的几颗真核生物化石。2015年至2019年...
    2020.10.20 0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