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生俱来的自我表达、参与和创造性合作特征,推动着传统的说服修辞转向数字修辞。随着互联网、媒介融合的发展,数字修辞的研究对象从早期的超文本、网络超文本拓展到融合了视频、音频、动画、互动的超媒体作品。 倘若以数字修辞为认识视角,融合新闻叙事便拥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维度。融...
    2024.02.22 11:18:00
  2. 产,譬如在视频呈现中会调动同期声、画外音和画面图像等多重要素进行新的话语生产,但同时各载体之间又不是孤立的,它们通常利用超链接、超文本的方式形成互文关系,比如在暖新闻的H5最后设置查看源报道或者相关报道的按钮,点击可以直接跳转到完整的文字报道页面。该过程中,新媒介...
    2023.02.23 17:44:00
  3. 础上会获得更大自由,以跨媒介多载体方式实现从文字语言到数字语言再到视听语言的跨越,其叙事变革则体现在阅读者对叙事的参与和改写上,超文本性使其成为链接不同形态文本的超媒介和多序列阅读载体。这其中,内容提供仍旧是最本质的。凭借虚拟技术的综合应用,文学与动漫、影视、游...
    2022.07.05 08:15:00
  4. 追溯到关联信息。我喜欢memex字面上的意思:记忆的延伸——一个美好的“媒介化”愿景。 1963年,德特·纳尔逊(Ted Nelson)创造了术语“超文本”。他的解释是:“非相续性著述(non-sequential writing),即分叉的、允许读者作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他清晰地将阅...
    2022.02.24 09:00:00
  5. 度来思考新闻学范式创新。 卡斯特在论述其“网络社会的崛起”的命题时说,“各种沟通模式整合入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或者换句话说,通过超文本和后设语言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经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
    2022.01.18 10:49:00
  6. 茧房”。卡斯特认为:“文化表现抽离了历史与地理,变成主要由电子传播网中介与观众以多样化的符码与价值互动,而最终汇集于数字化的视听超文本之中,信息与沟通主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性媒体系统自由流通,导致政治在空间上表现受到‘茧宝效应’的限制制约。”以微信为例,短小但数量...
    2020.11.18 16:10:00
  7. 版微博时,由于这些浏览器存在漏洞,cookie被泄露;用户在不安全的机器上登录了微博,被木马截获;非法人员在运营商线路上劫持登录微博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窃取用户cookie,登录并操纵用户账号。”   李千目认为,事实上,这类未经公民同意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并进行精准营销的行为...
    2019.06.11 08:33:00

相关搜索 超文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