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图文展示,孙燕博士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竺可桢先生为国家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信仰力量,以及他如何通过科研、教育和爱国行动,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同学们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不仅塑造了个人的命运,也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孙燕博士在讲座中提到:“竺可...
2024.12.11 09:19:00
-
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一百年韶华流转,一世纪教育为民。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郑泽云说:昆山市第一中学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变迁,更成为培养无数英才的摇篮。新华日报社肩负着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将充分发挥传媒优势,用妙笔和镜头记录新时代教育改革与...
2024.11.06 09:22:00
-
作出的一些有价值的讨论,提出几种研究思路,作为可能的理论突破方向。
首先,应以历史的眼光打捞本土语境下的规范传统,对影响乃至形塑近现代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规范性话语及其背后的观念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在比较参照西方语境中的相似话语及观念的同时,寻找根植于中华文化基因的价...
2024.10.10 11:24:00
-
出玉祁,探寻的足迹遍布无锡市“四千四万”精神展示馆、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堰桥街道“一包三改”纪念馆等红色阵地,了解无锡近现代相关历史,感悟先辈不屈不挠、砥砺奋进的精神品格,从抗战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各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
2024.08.26 16:51:00
-
不求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的足迹,成为青少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研学中,孩子们主动询问无锡地方党史、近现代史知识,讲解员耐心解答,引导青少年汲取“红色养分”,增强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融入式”课堂厚植家国情怀。溯源泰...
2024.07.11 18:15:00
-
不求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的足迹,成为青少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研学中,孩子们主动询问无锡地方党史、近现代史知识,讲解员耐心解答,引导青少年汲取“红色养分”,增强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融入式”课堂厚植家国情怀。定制“运...
2024.07.08 16:01:00
-
博漳缎”进行沉浸式互动,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古法织造技艺,目前参与共织“赛博漳缎”的观众有近2万名。
记者获悉,苏州丝绸博物馆对馆藏的近现代丝绸样本进行数字采集,还通过“丝绸元宇宙”数字纹样体验空间、丝绸纹样数字展、数字纹样静音音乐会、创意纹样套色印章等数字创意活动吸...
2024.07.08 06:58:00
-
诚向党的政治底色,砥砺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该院8090竹韵宣讲团的4名青年党员代表分别讲述英烈故事,无锡广电的主持人党员代表以3篇近现代作品讴歌党的伟大精神,带领全体人员回望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青年党员纷纷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扎根岗位奉献,为实现...
2024.06.25 09:14:00
-
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
这是出身江苏南通的清末状元、中国近现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通州县城(今南通市)钟楼所题写的一副对联。短短14个字,不仅写出了南通的历史、地理,更体现出南通独特的江海文化和区位资源优势。
6月1日至6月2日,“一江清水万重山”的“北线”采访团...
2024.06.03 14:23:00
-
泉相报的慈善理念。馆内共有3层建筑,基本陈列一层、二层以“永锡不匮——无锡慈善传承和创新”为题,全方位展示无锡古代慈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
除此之外,位于博物馆与鸿模小学连接处的展厅,以“文教春秋”为题介绍荡口慈善文化与教育;鸿模小学旧址展厅,则以...
2024.05.2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