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说着千年往事。
为什么要将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变为博物馆展品?这与中运博的展陈理念有关。
作为中运博馆长,有着20多年博物馆工作经验的郑晶经历了中运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回望建设之初,中运博“零藏品”起步,缺少“镇馆之宝”,只能另辟蹊径,从展示“新理念”、塑造“新...
2024.09.04 06:52:00
-
性,决定了它不靠藏品的丰富性、重要性取胜,而是要通过美好的体验,让观众真正理解大运河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初到“零人员”起步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时,郑晶也曾担忧新组建的、平均年龄约30岁的年轻团队难以担当重任。但在近3年的实践中,她愈...
2024.07.14 06:46:00
-
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3年累计接待线下观众近840万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将秘诀总结为“参观体验”四字。在她看来,当前中国博物馆业发展进入百花齐放阶段,也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展陈理念和方式。“通过新的阐...
2024.06.23 06:58:00
-
我安澜”等主题,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曹岳森,浙东运河博物馆负责人张慧,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青年代表郭凯,...
2024.06.23 00:20:00
-
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2.4亿人次,是2022年的2.1倍。”当记者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中的这句话告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们贡献了420万人次”。
“因为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对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来说,再贴切不过了。位于扬州运河三湾的...
2024.03.09 06:37:00
-
员了。为此,我们在每天1.8万张门票的基础上,上午、下午各追加放出1000张散客票,以满足更多游客参观需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随着《热辣滚烫》等电影热映,春节观影市场也同样“热辣滚烫”。据省电影局统计,“电影春节档”前7日(2月10日—2月16日),全省产出...
2024.02.18 06:43:00
-
博物馆人流如织,预约名额一票难求。“我们将切实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工作实践。”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会尤为深刻,她表示:“未来将...
2023.10.13 06:32:00
-
色文化标识。
国庆长假期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熙熙攘攘,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在这里“触摸”千年大运河。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介绍,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博物馆努力为保护、传承、利用、宣传大运河文化探索新实践,奋力为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
2023.10.04 06:46:00
-
运用环幕、投影、裸眼、红外技术以及AR/VR等多媒体语言,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自开馆以来,“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是人气最旺的“打卡点”之一,今年“暑期档”更是空前火爆,一票难求。
“沉浸+互动”,让“网红...
2023.08.10 06:39:00
-
内的门票已被秒光。那么,这座网红博物馆会增加参观名额吗?未来还有些什么惊喜?7月19日,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静妍 胡玉梅/文 刘畅 赵杰/摄
爆红
每天1万张门票,都是秒光
“我们上午放5000张门票,下午放5000张,都是秒...
2021.07.21 06:48:00